&esp;&esp;如今朝堂,没有太子,国赖长君,那大皇子登基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esp;&esp;想着想着,书房中的李耀祖笑出了声。
&esp;&esp;虎头这边,因为曹婶子的速度,现在正和阿惠面对面坐着。
&esp;&esp;姜七七她娘看着面前的小伙,心里笑得差点开花。
&esp;&esp;虎头当初挡在她们一家身前的样子,她还历历在目。
&esp;&esp;当初阿惠和她们一起来到李家村,还曾悄悄打探过虎头的一切。
&esp;&esp;本来看虎头年龄不小,还以为已经成亲了,哪知道,竟然还没有。
&esp;&esp;阿惠当时就有些上心了,姜七七她娘也想,若是阿惠能嫁给虎头,定然是一桩好姻缘。
&esp;&esp;但又想她们孤儿寡母的,恐怕别人看不上。
&esp;&esp;这李氏一族的人,在十里八乡看来,就是好亲家。
&esp;&esp;那媒婆隔三差五就出现在村子里,为人说媒。
&esp;&esp;可以想见,虎头的选择有多少。
&esp;&esp;偏偏天上掉了馅饼,曹婶子找来了。
&esp;&esp;听到要和虎头相看,阿惠整宿都难以入眠。
&esp;&esp;今天两家来到李梁家相看,阿惠走路的时候,都不敢抬头。
&esp;&esp;虎头本来今天还不想来,但进屋看见是阿惠,心里突然就不那么抗拒了。
&esp;&esp;对于这个姑娘,他心里还是佩服的。
&esp;&esp;明明那么瘦小,还敢挡在别人前头。
&esp;&esp;若是以后和她共度一生,应该也不错。
&esp;&esp;他虎头可看不上那些个娇滴滴的,这阿惠姑娘,他看行。
&esp;&esp;虎头朝他娘曹婶子点点头,曹婶子秒懂:“哎呀,阿惠这姑娘我喜欢,七七她娘,你看我家虎头如何?”
&esp;&esp;姜七七她娘闻言,立马笑着回:“自是极好的!”
&esp;&esp;曹婶子听了,立马将自己戴着的银镯子摘下来,套在了阿惠的手上。
&esp;&esp;“阿惠姑娘是出了名的能干,以后我家虎头就给你管着了。”
&esp;&esp;两家交谈得很愉快,谈到婚期,阿惠本来还想给姜七七她爹再守一年孝。
&esp;&esp;但被姜七七她娘拒绝了,说是虎头和她的年龄都不小了。
&esp;&esp;她作为干闺女,守了两年也差不多了。
&esp;&esp;阿惠和虎头的婚期定在了莲华成亲的三日后,这是虎头强烈要求的。
&esp;&esp;虎头说是因为,李耀安在李莲华回门后肯定要去京城赶考。
&esp;&esp;他想让李耀安参加了他的婚礼,再走。
&esp;&esp;曹婶子无法,只得和姜七七她娘商量,加快进程。
&esp;&esp;好在曹婶子早就准备了好些东西,用来给虎头做聘礼的,如今再添置一些,应该问题不大。
&esp;&esp;而姜七七她娘这边,也是到了李家村这边就想着阿惠的婚事,也准备了些嫁妆。
&esp;&esp;曹婶子叫来了王氏,和王氏商量借了李耀安家的马车。当天就扔下虎头和阿惠,两人和于伯一起去了望远县。
&esp;&esp;王氏看得眼热,偷偷拉了李耀安的衣袖,轻声问道:“耀安啊,你有没有心仪的人啊?”
&esp;&esp;李耀安摇了摇头,王氏失望地走了。
&esp;&esp;但就在当天晚上,于伯拿回来一封信。
&esp;&esp;信是杨知府写的,问他有没有定亲,没有的话,能不能考虑一下杨西宁。
&esp;&esp;他的信可一点都不委婉,说是皇室即将选秀。
&esp;&esp;杨西宁刚好年龄身份都够参选,但杨家可不乐意闺女嫁入皇室。
&esp;&esp;所以就开始四处托人打听,本来崔氏想在她们崔氏旁支里找。
&esp;&esp;但杨西宁却非要让杨知府写信问问李耀安。
&esp;&esp;崔氏想起当初看到的少年,加上杨知府偶尔对李耀安的夸赞,就同意了。
&esp;&esp;毕竟崔氏旁支里要找一个好的,以后能帮衬杨家的,也难。
&esp;&esp;而李耀安,少年天才,幼时一篇文章更是令人惊艳。
&esp;&esp;更别提,他年纪轻轻已是解元,按这个势头,若是考了状元,那是公主也配得的。
&esp;&esp;崔氏赶紧崔了杨知府写信,如今更是急切地等着回信。
&esp;&esp;拿到信,看清楚内容的李耀安,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esp;&esp;对于杨西宁,在他眼里,印象还停留在餐桌上的风卷残云。
&esp;&esp;还有抓土匪时的动若脱兔……
&esp;&esp;对于杨家,在李耀安的心里,还算开明。
&esp;&esp;饭桌上,当李耀安提及此事的时候。
&esp;&esp;嫂子崔念念很是高兴,她笑着说:“杨西宁是我表妹,她从小活泼,但规矩是我姨母教导,肯定是错不了的。”
&esp;&esp;王氏听了,也觉得不错。
&esp;&esp;崔氏旁支那边的人,上次送亲的时候,她见了,也觉得都是些懂礼的。
&esp;&esp;再加上杨西宁是官家小姐,若是他家耀安娶了杨西宁,以后他家耀安入了朝堂就有人依靠了。
&esp;&esp;李耀安想了想也同意了和杨西宁定亲,因为他即将去京城赶考。
&esp;&esp;若是中了进士,那他的婚事将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变成不可控的。
&esp;&esp;和杨西宁定亲,杨家的困难能得以解决,而他的麻烦也能解决,简直双赢。
&esp;&esp;所以吃了饭,在王氏等人的注视下,李耀安给杨知府回了信。
&esp;&esp;第122章 莲华成亲
&esp;&esp;李耀安写了信,还拿了一块玉佩出来,算作定亲信物。
&esp;&esp;这块玉佩,是他在游历途中,买来自己雕刻的。
&esp;&esp;上面雕刻了圆月和一只兔子。
&esp;&esp;李莲华拿来一看,顿时被雕刻的兔子吸引了,直呼可爱。
&esp;&esp;但她也很有分寸,只是看了看,就还给了李耀安。
&esp;&esp;李耀安将玉佩放到一个木盒子里,将信封好,叫来了丹青,让他走一趟永熙府。
&esp;&esp;丹青收好了信和玉佩,第二天一大早就骑马出去了。
&esp;&esp;眼看解决了李耀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