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赵传薪仰头大笑:“你们这些学生,今天好好看看,我赵传薪是如何杀敌的!”
&esp;&esp;在赵传薪的观念里,杀意按以下依次递减:
&esp;&esp;日本人>沙俄人>英美德法意>清廷。
&esp;&esp;本来他不想和清廷闹翻脸。
&esp;&esp;以前有日俄钳制,清廷拿他不敢怎么样。可今年不同了,日俄达成休战协议,清廷在关外又能缓过一口气来。
&esp;&esp;但现在都杀到自己头上来了,那还能惯着他们?清廷那帮家伙脑回路和正常人不同,他们只要怕了就会退缩,但是你不能逼他们到绝路上,否则也会拼死一搏。
&esp;&esp;那就既要打,然后又不逼迫过甚。
&esp;&esp;外面喊话的王占元,赵传薪也有印象。
&esp;&esp;这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在史书上颇留了些恶名,不如拿他开刀!
&esp;&esp;众师生此时出也出不去,退也无路可退,只能战战兢兢的躲在两旁。
&esp;&esp;也有男生听了赵传薪的话,特别激动。
&esp;&esp;“赵先生,要小心啊,他们人多。”
&esp;&esp;而张露锋则冷笑着,幸灾乐祸:“姓赵的,我看你今天是走不出去了!”
&esp;&esp;这个跳梁小丑!
&esp;&esp;赵传薪下台,上前抓住张露锋的衣领,抡圆了胳膊,啪啪啪反复扇了五六个耳光。
&esp;&esp;那手劲大的,将张露锋脸扇的像是猪头。
&esp;&esp;他一个屁都不敢放,被打的委顿在地上。
&esp;&esp;赵传薪一脚将他踢开:“今天老子就让你见识见识六边形法师的牌面。”
&esp;&esp;说着,迈步向外,手里的麦德森也开火了。
&esp;&esp;礼堂大门口不算宽敞,那些北洋士兵也没敢进来,而是躲在门口两侧,只露出了枪杆子。
&esp;&esp;塔塔塔塔……
&esp;&esp;有轻透视能力的赵传薪,直接朝墙后躲避的士兵搂火。
&esp;&esp;影视剧中防弹两大利器:汽车、墙壁。
&esp;&esp;首先汽车防不住子弹,其次墙壁要分子弹,至少以麦德森这样的火力,即便一下打不穿,可一直朝一个点不断射击,那也是防不住的。
&esp;&esp;立刻,外面就传来惨叫声。
&esp;&esp;礼堂内的师生尖声叫了起来。
&esp;&esp;赵传薪不管那么多,边开枪边往门口走。
&esp;&esp;很快一梭子打完,立刻收入空间,换下一把机枪继续驳火。
&esp;&esp;外面拿着步枪的北洋士兵,根本连头都不敢露。
&esp;&esp;其实,北洋军的军火库里是有马克沁的,那是当年李鸿章买的,但是他们从来都不用。
&esp;&esp;炮倒是有,但在这里用不上,所以没带。
&esp;&esp;所以,当他们对上赵传薪后,大吃一惊!
&esp;&esp;哪里有赵传薪这样的,上来就机枪扫射,而且火力是不间断的。
&esp;&esp;一战以前,打仗都是掰着手指头算账,边算边打。日俄战争已经算得上不计成本了。
&esp;&esp;赵传薪叼着雪茄,压着北洋士兵打,让他们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反而在门外就开始向后撤。
&esp;&esp;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见机枪的火线正在朝门口移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esp;&esp;一群比较热血的男生看的呆了!
&esp;&esp;只听说过一群人围攻一个人,没见过一个人群殴一群人的。
&esp;&esp;一直推进到了礼堂大门口,赵传薪也没有贸然露头,他将麦德森机枪收了,从空间拿出来一挺马克沁!
&esp;&esp;众人都没看清,他是怎么把麦德森给弄没的,也没看清马克沁机枪是怎么出现的。
&esp;&esp;但是,当他们看到马克沁那夸张的支架造型,和长长的金属弹链,都不禁倒吸凉气!
&esp;&esp;金属弹链,那是赵传薪找德国佬特制的,其它部队用的都是性能较差的帆布弹链。
&esp;&esp;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武器,但是仅从外观上,就能推测一二其威力。
&esp;&esp;赵传薪架好马克沁,趴在了地上,却没开枪,而是喊道:“王占元,还牛逼不?”
&esp;&esp;外面躲在掩体后的王占元,抱着步枪,大盖帽已经被他掀起来,头顶散发热气,拿手帕不停擦拭额头的冷汗。
&esp;&esp;之前的嚣张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esp;&esp;但他也不是完全服气!
&esp;&esp;最近压力很大,总担心发出来的内容你们不满意。
&esp;&esp;就比如今天发的这两章,说出来你们都不信,我删改的内容字数比章节本身还多,一共改了七次。
&esp;&esp;编辑告诉我,读者粉丝都是仁慈的。
&esp;&esp;你们是仁慈的对吧?对吧?对吧?
&esp;&esp;哎,纯良的利他主义者,总是担心被喷。
&esp;&esp;我要是像赵队长脸皮那么厚该多好。
&esp;&esp;第221章 一人追杀一队,可还行?
&esp;&esp;一战时,马克沁重机枪+铁丝网+堑壕=屠宰场。
&esp;&esp;自从有了马克沁,游牧民族都变得能歌善舞了。
&esp;&esp;即便到了二战,也是德国班级标配,只要搂火了,全班人都要为它扛弹药。
&esp;&esp;赵传薪不用别人扛弹药。
&esp;&esp;他只是静静的等着,口头不断的谩骂。
&esp;&esp;这些师生暂时生命无虞,还没有被流弹误伤的,因为全程都是赵传薪在向外输出。
&esp;&esp;他玩枪日久,绝不会出现反向q的失误。
&esp;&esp;有男生忍不住道:“赵先生,再不开枪,一会儿他们冲过来了。”
&esp;&esp;如此紧张的战场上,赵传薪居然还有心情回头朝那男生龇牙乐:“不急,就是要让他们先冲一会儿。”
&esp;&esp;马克沁大致上有三种打法,一种是远距离打长点射,一种是远距离45度角曲射大面积交叉覆盖,最后一种就是让人觉得很搞笑的那句:“等敌人近了再打!”
&esp;&esp;战场上,马克沁要经常换阵地,不然活不过一分钟。
&esp;&esp;不过在这,外面那些散兵游勇,以为抄了点日德的皮毛就能称为“强军”北洋士兵,赵传薪在这等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