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理学修士大多年龄较高,在失去原本宗法礼制的土壤之后,他们便直接面临高龄带来的衰老甚至腐朽。
&esp;&esp;大把的理学修士自此风光不再,面对其他人的围剿也难以发挥原本的实力抵抗。
&esp;&esp;但这趟,封霆、辛北原等人带队汇合喻伯言、纪川他们再碰上理学修士,便明显感觉到一些老儒竟然仿佛枯木逢春般实力恢复。
&esp;&esp;没有龙脉山河地气流转结合文华浩然气,建立万众合一共遵的宗法礼制,却生出如此变化,无疑是极度反常的现象。
&esp;&esp;凭周明哲、晁丰等人不足以为之。
&esp;&esp;当是有更高明的人出手。
&esp;&esp;或者说,周明哲、晁丰等人,有了新的主心骨。
&esp;&esp;新的君主,君为臣纲。
&esp;&esp;虽然周明哲等人当前在人间活动,但有身处其他地方的人,既是带领也是代替他们,重立起理学宗法礼制框架。
&esp;&esp;再结合幽垠近来隐约的动静,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esp;&esp;“幽帝,或者说北辰先生?”
&esp;&esp;卓抱节揣测:“记得师父您当初就曾提及,他有心重现人皇、古帝之旧例,借人间合流,一统六方人间亿万黎民。
&esp;&esp;只是因为意外前往儒林大千世界后,更关注那边成就儒家贤哲的机缘,于是做出取舍。
&esp;&esp;如今,他是想重新再把这边的布置捡起来了?”
&esp;&esp;借九天十地亦重新合一的时机。
&esp;&esp;“言之尚早。”雷俊沉吟:“不急着下定论,且观后续。”
&esp;&esp;第541章 雷天师传位
&esp;&esp;“弟子谨遵师父教诲。”卓抱节言道。
&esp;&esp;师徒二人聊过一阵后,雷俊言道:“这段时间你往返于两方大千世界之间,在儒林那边待得更久,这趟回来,可以索性将巡风长老差事卸任了。”
&esp;&esp;一般而言,巡风长老差遣亦是三年一更换。
&esp;&esp;不过视需要可以从权或连任,是以卓抱节这趟担任巡风长老之职颇久。
&esp;&esp;同时他也代表龙虎山天师府这段时间常跟各地其他修士打交道。
&esp;&esp;“这趟把差事卸下,先不用忙别的,除了教导虚吾外,平日里自己用心修行便是。”
&esp;&esp;雷俊吩咐道:“晚些时候,再去府里重新熟悉一下环境和当前诸般内外事务。”
&esp;&esp;卓抱节闻言,心中一动,抬头看向雷俊:“师父……”
&esp;&esp;雷俊笑道:“为师其实无所谓,你和府里其他人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但既然你们都喜欢说为师踩点卡时间,那这次为师就专门故意踩一回好了,干满一百年,所以你再耐心等上六年时间。”
&esp;&esp;卓抱节:“师父可折煞弟子了,您和府中有所命,弟子一定尽心竭力,但弟子以为您实在不必如此心急。”
&esp;&esp;雷俊:“为师无心多过问人间事,这些年来府中也正是你们打理,并无不妥,既如此,当然不必再占据天师之位,理当传予后来者。”
&esp;&esp;卓抱节行礼:“弟子定以恩师为榜样,尽心匡扶师门。”
&esp;&esp;雷俊笑道:“晚些时候去了执事殿,先匡扶一下你师妹吧。”
&esp;&esp;卓抱节眨巴眨巴眼睛:“您真把二师妹使唤去执事殿值守了?”
&esp;&esp;他这趟从儒林大千世界回来前便有耳闻。
&esp;&esp;和自己同宗同承的师妹韩筱菲,成功渡过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成就道家符箓派九重天大乘之境。
&esp;&esp;龙虎山天师府在他卓抱节和秦采薇、辛北原之后,再添一位九重天大乘高真。
&esp;&esp;并且卓抱节有耳闻,虽然比韩筱菲慢了些许,但程绒绒也在近日闭关静修,想来接下来也将针对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展开冲击。
&esp;&esp;韩筱菲成年后较之早先多了些静气,但仍时不时显得有些跳脱。
&esp;&esp;她坐上旁的位置也还罢了,可如果是道童院教习和执事殿值守长老这两个职司其一,叫卓抱节听了心底还真有些打鼓。
&esp;&esp;前者,韩筱菲的水平讲课说法自然是不愁的,但难说会不会带偏天师府下一代的花朵们。
&esp;&esp;至于后者,涉及府内诸般事务倒是都不如何要紧,但数量繁多浩如烟海既细且密。
&esp;&esp;雷俊:“该有的锻炼不可少,她大体也有分寸,你从旁协助即可。”
&esp;&esp;卓抱节:“是,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esp;&esp;师徒二人再聊几句,然后卓抱节告退离开。
&esp;&esp;万法宗坛周围,只剩雷俊一人。
&esp;&esp;忽然他身边有天通地彻法箓闪动光辉,接着从中传出声音:
&esp;&esp;“师弟有心今后都形成定例,天师在位皆以百年为期?”
&esp;&esp;雷俊摇头:“怎么会?后来者愿意如我这般当然可以,便是超出百年亦无妨,后世传人自有他们的主意我也只是负责我自己的决定。”
&esp;&esp;他转而向王归元问道:“理学新近变化,师兄怎么看?”
&esp;&esp;王归元言道:“如你所言,为时尚早,不宜妄下定论。
&esp;&esp;不过……儒家理学一脉,有可能要出圣人了。”
&esp;&esp;郑白榆肯接纳理学余众,肯定有他的收获在。
&esp;&esp;但相形之下,还是周明哲、晁丰等人更需要他。
&esp;&esp;推开仙门的君主,不止可以帮助周明哲、晁丰他们重新建立稳定的理学宗法礼制框架,更可以为他们打开上限。
&esp;&esp;曾经陈裕、周明哲前赴后继苦心孤诣多年都未得成的立地成圣,现在问题反而可能迎难而解。
&esp;&esp;理学宗法礼制框架重建和稳固,这些年事已高但同时境界也高的理学大儒们,不再受衰老腐朽困扰,便再次有了进一步向上的可能与希望。
&esp;&esp;雷俊微微颔首,同意王归元判断。
&esp;&esp;王归元则沉吟片刻后开口:“华节师侄这一辈,算是定下来了,虚吾、虚海他们那一辈……”
&esp;&esp;雷俊:“每个人的路,需要每个人自己走,可能碰上相同或不同的难题,我们可以教导他们一些事,但最终路向何方,还是要他们自己把握。”
&esp;&esp;天通地彻法箓中,传出王归元一声轻叹。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