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esp;&esp;本以为与之前那卷自述一样。
&esp;&esp;就是那位前辈随手记下。
&esp;&esp;但……
&esp;&esp;只是看了第一句,他眼底便忍不住生出几分惊叹,心神沉浸其中,直到四枚竹简一字一句,通篇尽数读完,他才抬起头,一张平静的脸上竟是难掩震动。
&esp;&esp;竹简通篇不过寥寥五百余字。
&esp;&esp;但字字珠玑。
&esp;&esp;乃是那位前辈在此闭关修行多年的心得感悟。
&esp;&esp;全真派重在炼心养性。
&esp;&esp;简单来说,走的便是性命双修的路子。
&esp;&esp;但他却是硬生生从传承中,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esp;&esp;既修性命,又正道诛符。
&esp;&esp;也就是将全真与正一两道相融,炼丹之外,同参符箓。
&esp;&esp;要知道,自张道陵在终南山上建道教伊始,两千年来,道门衍生出流派无数,食炁、内丹、外丹、符箓,不一而足。
&esp;&esp;绝非他一人想过,数术同修,炁道源流。
&esp;&esp;但……
&esp;&esp;却少有人能够成功。
&esp;&esp;不是因为那些尝试的道人天赋不够,而是,道门修行不比练武,三年不成那就五年十年在,修道最重心性,一朝悟道,或许半日便能抵得上他他人十年之功。
&esp;&esp;一种道术,尚且修行破境尚且极难。
&esp;&esp;何况数道同参,更是难如登天。
&esp;&esp;隐居于此的那位前辈,同时融合全真与正一两道,竟然能够修成金身玉骨。
&esp;&esp;也就是欠缺了些许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