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卫长公主 第121节(2 / 2)

:“恭喜陛下,阿母、阿父他们听到消息也很开心。”

&esp;&esp;刘彻闻言,关切道:“平阳侯的病情如何了?”

&esp;&esp;曹襄:“阿父在丹阳很好,前段时间还随两名大儒去爬山春游,为阿母带回来许多奇石。”

&esp;&esp;“他现在倒是享受了!”刘彻没想到曹寿的病情恢复的如此之快,都能爬山了。

&esp;&esp;曹襄浅笑道:“阿母也是这样说的。”

&esp;&esp;刘彻了解完,大手指了指霍去病,“苏建奏疏中夸过你好几次,可是朕听说你怎么快和他打起来了?你可知,有人弹劾你在军中为非作歹,不敬上官。”

&esp;&esp;曹襄:“陛下!霍去病他……”

&esp;&esp;“陛下!”霍去病抬手示意曹襄先别说话,他一脸无辜道:“微臣还没和你说呢,你看看我现在这黑黢黢的模样,都是苏将军的主意,去年,我在军营割了足足上千斤猪草,都快晒成黑炭了。还有苏将军,他与我关系可好了,陛下你肯定知道,就差把我当儿子了。”

&esp;&esp;“……你这张嘴!”刘彻失笑,“苏建最大的孙子都比你年纪大,你说这话,占了不少人的便宜啊!”

&esp;&esp;“嘿嘿!陛下的皇子在宗室的辈分也挺高的!”霍去病挠着头道,“只要我愿意,苏将军愿意,他孙子又管不着他,到时候我去管他。”

&esp;&esp;“……你啊!”刘彻抿唇忍笑,最终笑出声。

&esp;&esp;……

&esp;&esp;夜晚,平阳公主府中,曹襄的院子仍然亮着烛灯,桌案上放着一盆大红牡丹,他坐在案前,拿着刻刀轻轻雕刻手中的白玉髓,细细地雕着花瓣,阿瑶喜欢牡丹,在昭阳殿养了不少盆,都是命人从民间或者乡野找寻的。

&esp;&esp;对于这种药草,他说不上讨厌和喜欢,但是只要阿瑶喜欢,他也喜欢。

&esp;&esp;再过几月就是阿瑶的生辰了,他要加快速度。

&esp;&esp;阿母曾经说过,阿瑶是舅父最疼爱的长公主,是天上月,要想摘下,就要努力做出功绩,否则陛下不会舍得,阿瑶也不会看上他。

&esp;&esp;至于白日的那尊金貔貅,他去工坊的时候凑巧看上了,觉得阿瑶会喜欢,就买了下来,顺便买了三四颗金球,正好用上了。

&esp;&esp;曹襄想着白天刘瑶说他与霍去病一样,烛光印着的面庞有些黯淡。

&esp;&esp;他不想一样……

&esp;&esp;……

&esp;&esp;卫子夫平安生子后,让刘彻心中卸下了一块大石头,心情愉快不已,对卫家,还有刘瑶等人多加封赏。

&esp;&esp;刘瑶又增加了五千食邑,刘珏、刘琼也增加了三千食邑,还有卫少儿也加了两千食邑,卫媪、卫长君等人也有封赏,就连东方朔也升了中大夫,距离光禄勋差不多一步之遥。

&esp;&esp;让不少人看的眼红,扼腕叹息卫子夫不是自家女。

&esp;&esp;六月,边陲来报,张骞他带着绵延不绝的商队从西域回来了。

&esp;&esp;张骞元光五年二次出使西域,到现在,用时整整两年,终于等到他们回来。

&esp;&esp;据说,张骞此次返程比较幸运,一路上极端天气极少,也很少迷路,进入边境附近,只遇到了一支匈奴巡逻队,被张骞全歼,然后与接应他们的边陲士兵会合。

&esp;&esp;这次张骞用大汉的丝绸、丹阳纸……等东西换了西域许多东西,并且还绘制了西域全境的舆图,从敦煌一直延续到大夏,甚至还打听到身毒国的方向,可惜他们在西域待得时间太久,没办法往西探索更多。

&esp;&esp;刘瑶一听,连忙安慰他,“没事,有去有回,再去不难。”

&esp;&esp;她已经将指南针弄出来,巴掌大,就是用的水晶没那么透亮,不过张骞不近视眼,应该对他没难度。

&esp;&esp;指南针加上望远镜,两大利器,再次出行一定更加顺利。

&esp;&esp;张骞:……

&esp;&esp;长公主这话,到底是鼓励还是诅咒?

&esp;&esp;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纷纷忍笑。

&esp;&esp;“阿瑶,你将张骞吓住了。”刘彻失笑道。

&esp;&esp;张骞连忙道:“长公主说的很有道理。”

&esp;&esp;主父偃好奇道:“张骞,听闻你这次出去还有小国要将公主嫁给你?”

&esp;&esp;“什么?还有这事?”刘瑶瞪大眼睛。

&esp;&esp;张骞这次西行,真成了“唐僧”吗?

&esp;&esp;公孙弘、汲黯等人一听,好奇地看着他。

&esp;&esp;东方朔面露艳羡,“似乎还不止一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