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大人物,可不能随意非议,尤其是涉及最敏感的话题。
&esp;&esp;但众人心中还是植入了一颗怀疑的种子,林苏前期拜访过李济生、周义,跟这二人相交有些说不清,如果真是他们二人前来策应林苏,那大隅文坛,事实上已经撕裂。
&esp;&esp;今日前来的两个老人,是不是他们?没有人能定论,因为文道修为到了他们这种境界,来无影去无踪,而且还能够随意改变面貌形态。
&esp;&esp;第893章 九品道台开异国
&esp;&esp;“天下尽忠,淳化于形也,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小人尽忠,则尽于力,尽力者则止其身,尽心者则洪于远,故明王之理也,务在任贤,贤臣尽忠于国,则君德广也,政教以之为美,礼乐以之为兴,刑罚以之为兴,仁惠以之为布,四海之内,有太平焉。嘉祥既定,告于上下,是故播于雅颂,传于无穷。”
&esp;&esp;林苏论到此处,戛然而止。
&esp;&esp;嗡地一声轻响,他脚下道台层层叠叠,作九品之型。
&esp;&esp;论道极境,九品道台,在这北国之地,首次绽放。
&esp;&esp;九品道台之上,林苏飘然若大贤。
&esp;&esp;文渊阁大学士曹汝,大隅都城幽都数以百计的大儒呆若木鸡。
&esp;&esp;满城数以千万计的民众,呆呆地看着天空这拔地而起的九品道台,如观圣迹。
&esp;&esp;九品道台,大隅六百年来从来未见,而今日,文道盖世奇观终于出现在这座古老的城池,出现在这古老的国度。
&esp;&esp;按理说,该当万民欢呼,该当文庙绽放九彩光芒,该当皇家大庆,该当文道就此大兴。
&esp;&esp;但是,论道之人,却并非大隅人氏。
&esp;&esp;他,来自敌国大苍!
&esp;&esp;他上元之夜入大隅,济州论仁,梅山论义,东宁论礼,已经因其超凡脱俗的论道驰名大隅亿万里山河。
&esp;&esp;大隅皇帝李炽,大隅京城四大文道高峰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esp;&esp;他们欲在幽都将其打落神坛,正文风,扬国威,消其势。
&esp;&esp;准备不可谓不充分,手段不可谓不高超,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林苏在他们刻意选择的点上来了个大爆发,论忠真正论到九品道台的至高境!
&esp;&esp;曹汝面对道之传说境界,唯有低头。
&esp;&esp;数以百计的大儒唯有低头。
&esp;&esp;所有人心头都一片悲凉……
&esp;&esp;绝对的实力面前,计谋往往苍白无力!
&esp;&esp;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esp;&esp;林苏之学术根基,没有短板!
&esp;&esp;前期所有人认定的儒道,不是他的短板,他的儒道,强得不可思议!
&esp;&esp;林苏高台轻轻拱手:“今日之论到此而结,谢各位大儒之成全!”
&esp;&esp;成全!
&esp;&esp;曹汝内心翻江倒海,嘴唇都快咬破了,我要是有成全你的心思,我把脑袋摘下来给你当凳子坐!
&esp;&esp;但是,嘴里只能换一种说法:“林宗师一论,论道之极,老朽深敬之!亦深谢之!”
&esp;&esp;他这一鞠躬,身后百名大儒齐齐鞠躬。
&esp;&esp;林苏也是一鞠躬:“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