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就行,而今天,三弟不能为他画圈,他顿时就失去了方向感,自己依据前些时候的经验,揣摩着修改,底气不足。
&esp;&esp;旁边一人笑了:“林二公子这困惑,林三公子是否也有?”
&esp;&esp;林苏目光一回,说话之人是吉成府解元何敏涛。
&esp;&esp;何敏涛补充道:“知道不满意,却不知道哪里不对,只因为一点,阁下没有名师指点,词之一道,新入科考,天下几人识得其妙?正因如此,所以,底蕴才第一时间将参试学子分了个三六九等,哈哈,破落户想翻身越发难了……”
&esp;&esp;林苏淡淡一笑:“原来何兄自诩底蕴深厚,得到了名师指点,却不知道阁下的名师是谁,又居于哪一等?”
&esp;&esp;另一人折扇打开,轻轻一扇:“本人与何兄此次有幸,都得到了京城大儒李平波的指点,李先生词之一道,该是大苍顶尖行列,除了一代词宗南楚居士之外,当世恐怕无人能敌吧?”
&esp;&esp;此人却是另一解元,杜周。
&esp;&esp;第99章 何人开文界
&esp;&esp;何敏涛微微一笑:“杜兄,你又何必如此打击他们,在下与你也只是得到了李先生一词之精解,咱们的李叶舟公子可是李先生嫡系,李先生考前与他同居一室,达七日之久……李公子出来了……”
&esp;&esp;他让杜周别打击林家二兄弟,但他的这话打击得却更扎实,因为考前林苏可是跟李叶舟对赌的,他现在直接点出:李叶舟得到了京城词道宗师李平波的指点,两人同处一室达七日之久……
&esp;&esp;李叶舟大步而来,意气风发。
&esp;&esp;一看就相当的有底气。
&esp;&esp;杜周凑了上去:“李兄,如何?”
&esp;&esp;李叶舟长叹一声:“此时刚刚结束,难谈必胜,但白水书院,三番科考,也该当……事不过三!”
&esp;&esp;虽是长叹,但志得意满之态,任何人都看得出来。
&esp;&esp;事不过三,言下之意就是他会摘取会元位!
&esp;&esp;因为他的目标就是会元,只有取得会元位,他才会离开白水书院,挟“两元”之名踏足京城殿试。
&esp;&esp;“如此恭喜李兄了!”何敏涛双手一拱:“词之一道,新入科考,受到八方关注,不知李兄此番新作,感觉如何?”
&esp;&esp;“词之一道,博大精深,小弟也才是刚刚登堂入室,考前数次写词,均是银光,此次科考,全力发挥,自觉比前几日有些许进境,但亦不敢妄言一定能入金光……”
&esp;&esp;金光词么?
&esp;&esp;众人全都大惊,词,也才是刚刚进入众人视野,而他,居然已经写过几首银光词了,这是何等难能之事?
&esp;&esp;这次,他的矛头直指金光词,如果真的能够以金光词通过科考,那曲州文坛将再添三分春色——绝妙诗词,大多来源于妙手偶得,很少有人能在正规的科考之中,写出名动天下的绝世诗篇,天下间的会试,金光词或金光诗少得可怜。
&esp;&esp;一旦写出,那分量之重就非同一般了,必是文坛传唱百年的佳话。
&esp;&esp;李叶舟与众人一番寒暄,目光投向他一直关注着的林苏,用一幅胜利者的姿态想看一看林苏的失落,但他失望了,林苏根本没有看他……
&esp;&esp;林苏在跟林佳良探讨一件事情。
&esp;&esp;二哥,你知道《山居旅记》吗?
&esp;&esp;林佳良犹豫良久,是一本游记?何人所写?
&esp;&esp;林苏问道于盲。
&esp;&esp;他想知道,刚刚以文界将他拉进去的那个神秘老人,究竟何许人也,但二哥显然不知道。
&esp;&esp;换一个问法,你知道白水书院何人开了文界?
&esp;&esp;开文界?林佳良大惊失色,白水书院有人开文界吗?
&esp;&esp;难道院长闭关三十年,真的开了文界?如果他能开文界,那白水书院即将晋升为六级书院,与京城白鹿书院齐名……
&esp;&esp;林苏轻轻摇头:“我只是随便问问……走吧,接引舟出现了……”
&esp;&esp;下方一块红色地毯延伸而来,如同潮水一般伸展到他们脚下,众位试子一齐卷起,虚空而渡,向着文庙而去。
&esp;&esp;金钟五响!
&esp;&esp;文庙前方的巨大石碑破土而出,圣光弥漫处,整个会昌城全都笼罩在圣光之中……
&esp;&esp;正在跟绿衣探讨小曲的小九全身一紧,她的尾巴陡然弹出,整个房间里全都塞满了尾巴,足足五条,她的脸蛋一下子涨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