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01节(2 / 2)

史弹劾过几次,裘良收敛一段时间,又是故态复萌。

&esp;&esp;“没眼力见的东西!没长眼睛吗?”不由贾珩出言,一旁的曲朗,手中一扬马鞭,朝着那总旗官就是迎面一鞭!

&esp;&esp;啪!!!

&esp;&esp;那总旗官脸上就被打了一条血印子,刚要破口大骂,见到穿锦衣卫的曲朗,而后又看向那身后面带煞气、怒目而视的京营军卒,宛如一盆冷水当头泼下。

&esp;&esp;京营诸军随着贾珩和蔡权剿了一次匪,人人得赏,正是士气高昂,飞扬跋扈之时,岂容五城兵马司的军兵藐视。

&esp;&esp;这一幕,自是落在周围老百姓的眼中,更是瞪大了眼珠子,看着冲突的双方。

&esp;&esp;如后世,百度一下,就会看到各种“jc厉害还是p厉害……”诸如此类一写就要404的奇葩问题。

&esp;&esp;对于这等国家暴力机器的内部冲突,从古至今,都是为一些老百姓津津乐道。

&esp;&esp;见着两边堵在路口,五城兵马司的人似无避让之意,贾珩皱了皱眉,驱马上前,冷眸看向远处四个轿夫抬着的青泥轿子,目光冷冷,沉喝道:“我大汉太祖曾言,武官骑马,文官坐轿,景田侯之孙,现在已孱弱到需以人力为畜了吗?”

&esp;&esp;以人力为畜,士大夫所不为也,这是开国时的风气,现在其实已没有这般严格,但一些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的士大夫,其实还是遵守着。

&esp;&esp;裘良为武将,按说应该是骑马比较妥当一些。

&esp;&esp;轿子中的裘良,听着少年的喝问,脸色阴沉,狠狠一拍轿子,顿时轿子倾斜,裘良下得轿来,立身看向马上的少年,面色铁青,目光几欲喷火。

&esp;&esp;然而,不过片刻,裘良也开始后悔为何自己要乘轿?

&esp;&esp;对方端坐马上,居高临下,他在下方倒是像极了下官。

&esp;&esp;“本官锦衣指挥佥事贾珩,奉皇命剿匪,如今功成还京,要去兵部、刑部交令,裘大人,还不速速让开路途!”贾珩沉喝道。

&esp;&esp;第141章 崇平帝:宣

&esp;&esp;裘良脸色阴沉着,原本不甘示弱地看着对面的少年,但听着少年“剿匪功成”之语,不由将目光落在后方的一辆辆囚车之上,心头不由剧震。

&esp;&esp;“这是……”

&esp;&esp;他不是只带了八百兵卒吗?现在又是何故?

&esp;&esp;裘良面色惊疑不定,但马上的冷喝再次传来,“裘大人,还不让开路途!”

&esp;&esp;裘良心头一沉,看着远处围拢几层的神京百姓,就是手脚冰凉。

&esp;&esp;这他要让了,颜面扫地!

&esp;&esp;以后再想在京里混,说不得就被人指指点点。

&esp;&esp;贾珩目光冷冷盯着裘良,注意到其裘良脸上的纠结情绪,心头已是冷笑连连。

&esp;&esp;这一切本就是他有意为之!

&esp;&esp;裘良为五城兵马司指挥同知,管着京城这一亩三分地,现在若是让了,以后再想如此跋扈,就要被人戳脊梁骨骂一句“前倨后恭”的哈巴狗。

&esp;&esp;但他不得不让!

&esp;&esp;挟大胜贼寇之势,威逼一个飞扬跋扈的裘良,连恃功而骄都谈不上。

&esp;&esp;“此獠和赦珍二人狼狈为奸,一丘之貉,先这会子折了他的面子,再作其他计较!”念及此处,给蔡权使了个眼色。

&esp;&esp;蔡权心领神会,一挥手,身后骑卒扬鞭打马,似欲向裘良等人冲去,以鞭抽打驱赶。

&esp;&esp;裘良脸色阴沉如铁,摆了摆手,低喝道:“给京营兄弟让开路途。”

&esp;&esp;真要让京营军卒,将他手下兵丁一顿鞭子抽散,他脸面就彻底被人践踏稀烂。

&esp;&esp;然而,纵然是如此,原本围观的百姓,也是发出一声声哄笑。

&esp;&esp;有一些士子,都是紧紧盯着那华服少年,心道,原来他就是贾珩?

&esp;&esp;裘良脸色阴沉着,正指挥着兵卒向后而退,忽地远处数骑快马,自朱雀大街席卷而来,为首内监,锦衣华服,身后内卫扈从。

&esp;&esp;“奉圣上口谕,速速召贾珩至大明宫觐见!不得怠慢!”戴权尖细的嗓音,传过人流拥塞的街道,落在众人耳畔。

&esp;&esp;又是引起周围围观的百姓一阵哗然。

&esp;&esp;“这是天子要召见?”提溜着鸟笼的华服青年,面色微动,喃喃道。

&esp;&esp;“那可不是,这剿了贼寇,怎么也得封爵了。”一个头戴青衿的书生,面带艳羡说道。

&esp;&esp;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esp;&esp;别看陈汉重文抑武,但如果是读书人出身的儒将,还是颇受读书人瞩目的。

&esp;&esp;当然,书生所言封爵也不是什么公侯伯,连子男之爵都够不上,将军之爵甚至都有些勉强一些,否则国朝爵禄就太过儿戏。

&esp;&esp;陈汉定爵位公侯伯子男,皆设三等。

&esp;&esp;下设将军,同样三等,将军之封号不定,但其实也遵循着唐宋武官勋阶的封号以及一些没有明文可载的潜规则,如择选封号时,尽量对应唐宋将军之品级,还有初封以及世袭,选封号也细微不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