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些事情,自然有文灵均,房子乔,晏代清来负责。
&esp;&esp;李观一解去战袍,收起甲胄,仍旧一身常服,喝了口热茶暖身,握了握拳,感觉到江南九鼎传递而来的加持似乎更强大了三分。
&esp;&esp;他亲自前去九鼎之地。
&esp;&esp;双目之中有温润神韵流光,看到巨大九鼎鼎口内部,气运吞吐如龙,果然比起之前更为磅礴纯粹了一些,墨家巨子见他来,大笑道:“听闻君侯驳斥鬼神,好手段。”
&esp;&esp;墨家从不喜欢鬼神之说。
&esp;&esp;他们信任天志,节用。
&esp;&esp;却不爱鬼神,祭祀,曰非命,明鬼。
&esp;&esp;惩恶扬善才是好鬼神,也没有什么命运。
&esp;&esp;墨家的所谓天志,更靠近李观一认知中的规则;又推崇简单的生活,希望把银钱和精力用在人的身上,兼爱大同,而不是用在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上。
&esp;&esp;这是墨家和儒家,道家之间最大的分歧点之一。
&esp;&esp;李观一今日所作所为,大慰巨子之心。
&esp;&esp;墨家巨子伸出手拍了拍旁边那把宽大沉厚的剑,赞许不已道:“可惜你已是天下的秦武侯,否则的话,我这把墨家巨子剑的下一代剑主,非你莫属啊。”
&esp;&esp;李观一道:“如果我不是秦武侯的话,也做不到这样的事。”
&esp;&esp;巨子失笑:“倒也是。”
&esp;&esp;他顿了顿,询问道:“忽然做这样大的事情。”
&esp;&esp;“有些许急了。”
&esp;&esp;“要去西域了?”
&esp;&esp;李观一点了点头,墨家巨子想了想,拿出一枚墨色的令牌,在掌心颇为不舍得摩挲许久,然后手腕一抖,把这令牌抛给了李观一,道:
&esp;&esp;“今日所作所为,吾平生快慰的事情,莫过于此,可惜这剑没有办法给你。”
&esp;&esp;“这个东西就给你了。”
&esp;&esp;“这是巨子令。”
&esp;&esp;李观一道:“巨子令?”
&esp;&esp;墨家第一巨子喝了口茶,笑着道:“墨家学派分裂成许多个分支,你应该也知道,除去了我们原本的墨家,还有名墨,以及推崇武力的侠墨。”
&esp;&esp;“侠墨逐渐偏激,就又分裂成三脉。”
&esp;&esp;“有的甚至于堕落为江湖的刺客,杀手之流。”
&esp;&esp;“名墨也分成两脉。”
&esp;&esp;“还有最后把各种学说汇聚在了一起的那一脉。”
&esp;&esp;“墨家现在一共七脉大的分支,其中有三脉在各国,剩下大大小小的分支都有自己支脉的巨子,行走于天下各处,多行侠仗义,西域应该也有不少。”
&esp;&esp;“你手中巨子令,可暂令在外游侠的墨家弟子,听从你的调遣,观一你这一次去西域,带不走太多的人,我墨家弟子,皆擅机关之术,又有一身武功,就让他们帮你一臂之力罢。”
&esp;&esp;李观一知道了这一枚令牌的分量。
&esp;&esp;这几乎等同于墨家巨子在墨家学派里的实权。
&esp;&esp;李观一知道这对于此次去西域有多大的帮助,沉默了下,双手捧着令牌,郑重一礼:“多谢巨子。”
&esp;&esp;墨家巨子摆了摆手道:“用不着这样。”
&esp;&esp;“你快来看,今日你做这事情之后,九鼎汇聚的山河万民之气运,显而易见有所提升,我等这一段时间钻研九鼎,倒是弄明白了一些东西。”
&esp;&esp;“现在这九鼎,还远远没有到达极限。”
&esp;&esp;墨家巨子和李观一谈论这九鼎之玄妙,基本上得到的结论便是,九鼎效力笼罩之处,百姓生活富足,四海升平,则九鼎之气运越是庞大,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