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太平令 第435节(2 / 2)

家夫子袖袍翻卷,他的胡须和黑色的袍服在风中鼓荡。

&esp;&esp;此心的血还在激荡——

&esp;&esp;原来如此,我的心还没有老去。

&esp;&esp;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是窝在一个地方,不是对着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陪着笑脸,是如此酣畅淋漓的感觉。

&esp;&esp;能够把自己苦思冥想的技术实现出来,让本来只能够摆放在书桌上的模型,直接扩大化,实际应用化。

&esp;&esp;看着那个在年少时就思考着的小玩具成为巨无霸,并且投入运用的墨家夫子抬起头,看着存在于自己梦境之中的巨型机关在诸侯级别力量支撑下迅速化作现世,并且踏上天下。

&esp;&esp;去改变这时代,去拯救这苍生,以心中积压了数十年的热血,靠着的是那青铜铸造的机关,那机关器上,用慕容世家铸造的器物放下了最后一部分。

&esp;&esp;那是烙印着麒麟纹的钢铁。

&esp;&esp;作为机关师的一切都在此刻抵达了巅峰。

&esp;&esp;只是愿意将性命给舍出去!

&esp;&esp;墨家夫子潘万修轻声道:“于愿已足。”

&esp;&esp;其他墨家弟子的奇思妙想也在江南的支撑下开始逐步落实,他们很感谢,但是每一次,当有人提起感谢的时候,那位温润如玉的君子只是告诉他们。

&esp;&esp;能够让汝等的梦境实现,这亦是主公的大愿。

&esp;&esp;是主公的希望,是以,不必道谢。

&esp;&esp;我等同行。

&esp;&esp;在这一条道路上,主公会在前方,诸君,且随行。

&esp;&esp;李观一不知道的情况下,在那位外人眼中温润君子的努力下,他的形象逐渐变化,更加趋向于青史记录里面的英雄应该有的模样。

&esp;&esp;墨家弟子——

&esp;&esp;神清气爽!

&esp;&esp;有地,种地,有很多地,种特别多的地。

&esp;&esp;有一个江南那么大的地,去教江南几十万户百姓种地。

&esp;&esp;站在高处吹着风,看着一望无际的土地上,种子发芽,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所学,尽情施展抱负,风吹过来的时候,粮食在风中晃动,汗水都带着往日烛光的味道。

&esp;&esp;农家弟子——爽得头皮发麻!

&esp;&esp;免了当年的赋税,可以以极低的代价租用农具,而且发现不用那么累,还有时间去听夫子们教导写字,基础拳脚的百姓——

&esp;&esp;好好好!

&esp;&esp;晏代清——

&esp;&esp;怨气冲天。

&esp;&esp;李观一都不敢往下面看去,他一直在想着,江南州丞大人该给他说说财政问题,但是一直没有说,反倒是让他有一种踩钢丝的感觉。

&esp;&esp;直到看到这里,晏代清信笺里的文字似是顿了顿。

&esp;&esp;“没有想到,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之中。”

&esp;&esp;李观一:“嗯?”

&esp;&esp;“元执和我说了,从农家和墨家来,改善民生,公孙家来增强军备器械,而公孙世家会带来一匣子的黄金,应该也是你的设计吧?”

&esp;&esp;李观一:“嗯?嗯???”

&esp;&esp;他看着书卷里面晏代清在说‘李观一的计划’。

&esp;&esp;详实,充分,不疾不徐,徐徐推进,充满了逻辑性,一切联系起来,就像是化作了一个韬略极深,仿佛早已准备一切的英明神武之君,至少在内政上是这样的。

&esp;&esp;李观一看着陷入瞠目结舌的状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