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扶苏一想也是:
&esp;&esp;“那我就写另一种风格的。”
&esp;&esp;比如求贤若渴那个方向,画大饼,跟李牧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在现代见识过那么多画饼的套路,忽悠个耿直的李老将军应该不难。
&esp;&esp;秦政:你高兴就好。
&esp;&esp;拿下赵国后,放眼望去已经没有敌手了。楚国?楚国很快就要陷入内斗了。
&esp;&esp;秦始皇攻楚那会儿,楚国的内部还算太平,属实是没赶上好时候。其实往前推几年,就秦国和赵国酣战的时期,楚国正在为了王位争夺。
&esp;&esp;——或许也正是因为内乱,才没有及时对秦灭赵一事做出反应。
&esp;&esp;当时楚幽王死了,同母弟弟继位。楚人趁机质疑楚幽王和其弟不是楚考烈王的亲生子,而是春申君的儿子。然后把弟弟砍了,他们的舅家也被一并干掉。
&esp;&esp;但舅舅李园是楚国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他一死,短期内楚国肯定要乱。哪怕新任楚王会趁机夺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
&esp;&esp;扶苏一边安排攻魏的事情,一边和父亲吐槽汉朝人编故事都一个套路。
&esp;&esp;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说赵姬怀孕后才嫁给子楚,又说李园的妹妹怀着春申君的孩子嫁给楚王。
&esp;&esp;也不知道是司马迁偏爱这种剧情,还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偏爱这种编法。不然怎么那么巧,同一时期的两个国君都有类似的谣言。
&esp;&esp;扶苏忽然灵光一闪:
&esp;&esp;“我知道了。”
&esp;&esp;秦政侧目:
&esp;&esp;“你知道什么了?”
&esp;&esp;扶苏忽然想通了:
&esp;&esp;“楚幽王是不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我不清楚,毕竟史册也没记载他娘是入宫多久生下的他。说不定就是楚王负刍为了上位捏造的谣言,用来打击政敌的。”
&esp;&esp;秦政示意他继续说。
&esp;&esp;扶苏冷笑着说:
&esp;&esp;“众所周知,六国人特别喜欢给秦始皇造各种谣。哪有那么巧,前头一个楚幽王背上了这个骂名,秦王政就同样也有了类似的传闻?别不是听过这个故事的楚国人故意的,把自己听过的故事往秦始皇身上套。”
&esp;&esp;毕竟嬴政的出生记载很明确,赵姬在嫁给子楚十二个月后生下嬴政。哪家妇人能怀孕十二个月产子的,秦始皇的出身怎么看都不该有争议才对。
&esp;&esp;除非有人故意给他泼脏水,不然不会有类似的传闻。而会恰好编个故事和楚国那个相似度如此高的,基本就是楚国人干的了。
&esp;&esp;这种事情楚国干的还少吗?记载中尉缭曾经说过秦始皇长相丑陋,大概率也是这群人编的。
&esp;&esp;而将自己听过的故事套用到秦始皇身上,这个操作也同样不是头一回了。
&esp;&esp;比如孟姜女哭长城,一开始就是齐国的事情,莫名其妙变成了秦始皇干的。
&esp;&esp;且最初没有哭长城这个剧情,就是单纯地向齐侯控诉自己丈夫死了自己只能在郊外吊唁。她丈夫是齐国武将,为了齐国攻打莒国而战死,她要求宗室都去吊唁她的丈夫。
&esp;&esp;后来西汉宗亲刘向在《说苑》里加上了哭城墙的剧情,说她哭完城墙就崩塌了。唐朝的贯休诗作又把它移栽到秦朝,直接跨越了三百多年。
&esp;&esp;说起来,《说苑》这部小说集里写了不少秦始皇的谣言,比如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