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48章(1 / 2)

&esp;&esp;齐月萱已经和系统聊起来了:

&esp;&esp;【它这个逻辑不对啊,朝中又不是丞相一人独大,他怎么不提别人?】

&esp;&esp;丞相:就是!

&esp;&esp;系统帮忙补充:

&esp;&esp;【而且前几年还有个副相呢,只不过现在已经去世了,暂时没补上。真要说的话,副相也值得一提的吧。】

&esp;&esp;丞相:就是就是!

&esp;&esp;齐月萱认同地点头:

&esp;&esp;【还有大皇子,大皇子监国,又是抱养的,难道大皇子也是他的真爱?】

&esp;&esp;丞相:就是就是就是……等下,这个可不兴“就是”啊!

&esp;&esp;丞相抬头看向上位的陛下。

&esp;&esp;果然看到陛下冷淡地看着底下满脸兴奋的他,仿佛在看他到底还能高兴多久。

&esp;&esp;丞相慢慢缩了回去。

&esp;&esp;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esp;&esp;八卦牵扯到了父亲,扶苏立刻出手:

&esp;&esp;“我见诸位卿家今日似乎无事要奏了,不如就此退朝吧。”

&esp;&esp;群臣:您刚刚怎么不说这话?

&esp;&esp;双标得要不要这么明显?

&esp;&esp;退朝是不可能退朝的,毕竟前两天的朝会都被大案子搅合了,很多事情积压着没上奏。今天说什么都得拿出来了,不能继续拖延下去。

&esp;&esp;所以群臣不得不一边被迫听着花样百出的“瓜”,一边努力收敛心思上朝。

&esp;&esp;本来上朝还没这么折磨。

&esp;&esp;一般来说,别人奏事的时候,自己不一定非得认真听。尤其是对方奏的事情跟自己这个职位毫无瓜葛时,稍微走个神也没人会管。

&esp;&esp;可架不住九江王喜欢点人回答问题。

&esp;&esp;他总能精准地在人群里点中听得最起劲的那个,然后猝不及防问出个问题来,让人家说一说自己对方才奏事的看法。

&esp;&esp;能有什么看法?根本就没听!

&esp;&esp;就算听了也不一定有看法,毕竟和自己的部门没关系。部门和部门之间有壁,就像管财政的其实不太懂刑狱那些事。

&esp;&esp;九江王殿下却一脸不赞同。

&esp;&esp;不懂?你怎么可能不懂?合格的丞相预备役这些都得懂,不能偏科的!

&esp;&esp;臣子们:但我们没打算爬那么高啊!

&esp;&esp;扶苏于是换了个说辞。

&esp;&esp;合格的臣子必须能做到心分二用,不被外物所迷惑。区区八卦都能将他们全部拉过去,以后还怎么指望你们抵挡住外部诱惑?

&esp;&esp;别是随便来个行贿的,就全军覆没了。

&esp;&esp;提到行贿这个话题,全场沉默。

&esp;&esp;毕竟这个官场确实没有不偷腥的猫,大家多多少少都收过点贿赂。在九江王眼里,他们大概就属于那种没出息没坚持的,一勾引就能上套。

&esp;&esp;秦政慢悠悠地问道:

&esp;&esp;“朕给诸卿发的俸禄莫非不够用?”

&esp;&esp;群臣不敢说话。

&esp;&esp;俸禄当然是够用的,尤其是和前朝比起来。

&esp;&esp;前朝那个开国皇帝不知道为什么是个死抠门,恨不得臣子每个月都当个月光族。而且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还把这个罪名定得特别苛刻,贪一点都要重刑处罚。

&esp;&esp;这就导致大家觉得反正贪一百两被抓到也是狠狠处罚,贪一千两一万两也是狠狠处罚,那贪少不如贪多。

&esp;&esp;所以前朝的贪腐反而更加严重。

&esp;&esp;本朝太祖吸取教训,没敢再玩这一出。虽不至于和很多年前的那些王朝一样,俸禄丰厚得叫人羡慕,也算是不错了。

&esp;&esp;然而,能多捞点钱,谁不想多捞点?尤其官场风气就是收礼,大家都收,你不收,显得你格格不入,会被排挤。

&esp;&esp;被排挤还是好的,人家还会防备你。

&esp;&esp;因为他们都是犯过错误的,在一条船上,不用担心互相揭发。只有你清清白白,他们肯定怕你把他们供出去。

&esp;&esp;群臣忍不住互相使眼色。

&esp;&esp;陛下不会还想管这件事吧?前两天的大朝已经牵扯出两道大案了,再来一个,朝中承受得住吗?

&esp;&esp;就算是改革也没有一口气吃成胖子的道理,很难将所有问题尽数搞定。何况越是牵扯广的事情越难办,这是现实问题。

&esp;&esp;秦政轻飘飘扫过众人:

&esp;&esp;“既然不缺钱,为何还要贪?”

&esp;&esp;没人敢给出一个回答。

&esp;&esp;秦政也懒得再问,起身走了。

&esp;&esp;陛下一走,群臣都懵了,这是生气了拂袖而去吗?可是陛下看起来好像也没有怒色,仿佛万事不沾心。

&esp;&esp;以前他们应付的先帝和原主都是那种喜怒比较形于色的帝王,很少有感受到君威莫测的机会。突然来了这么个让人拿不准心思的皇帝,直接麻爪了。

&esp;&esp;扶苏倒是还没走,好整以暇地看着底下那些渐渐有点慌的臣子们。

&esp;&esp;桥松熟练地打配合:

&esp;&esp;【活该,贪心不足蛇吞象!祖父本来还说想给官员涨俸禄的,现在黄了。涨什么涨,就你们这群人还想涨俸禄。】

&esp;&esp;始皇帝陛下一向以严法约束臣民,有人觉得他苛刻,有人觉得还好。毕竟秦法虽然规定得过于细致,却言之有物,不是故意为难旁人。

&esp;&esp;而随之一同出现的,是严格律法下高额的俸禄。

&esp;&esp;后宫级别较低的姬妾都有中两千石的禄米,何况是级别高的。外朝臣子总不可能比她们还低得多,俸禄水准自然要跟着比肩。

&esp;&esp;比如郡守,俸禄就是秩二千石。这是地方官,中央多的是同级和更高级别的官吏,他们的俸禄只会翻倍地涨。

&esp;&esp;在这样的俸禄下,加之重法约束,收贿情况就大大缓解了。

&esp;&esp;毕竟大秦的官员可没有前朝那种“光靠俸禄日子过不下去,不得不贪”的借口,东窗事发的时候连个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esp;&esp;桥松把大秦的俸禄水平数了一遍。

&esp;&esp;听得群臣心向往之。

&esp;&esp;然后他冷酷地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