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9章(1 / 2)

&esp;&esp;田丰:?

&esp;&esp;田丰于是问他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esp;&esp;袁绍回答:

&esp;&esp;“曹孟德告诉我的,他与秦正共事许久,给的消息不会有错。”

&esp;&esp;正逢此时天子使者前来,带来了小皇帝讨要赋税的诏书。

&esp;&esp;郭图立刻断定道:

&esp;&esp;“某所言不错,这直隶是皇帝主政。诸位且看那诏书的措辞,显然出自陛下本人,而非秦正代笔。”

&esp;&esp;言语间颇显稚嫩,符合十三岁小皇帝的心理画像。

&esp;&esp;而且如果是朝中讨要赋税,也不会这么直白地要。肯定会各种委婉暗示,拿皇权压人。

&esp;&esp;审配十分赞同郭图的判断:

&esp;&esp;“应是陛下初掌权柄,还不懂这些。”

&esp;&esp;袁绍沉吟许久:

&esp;&esp;“既如此,那我等先恭顺一些。借口蝗虫过境粮草不丰,赋税少交些,暂且不和直隶起冲突就是。”

&esp;&esp;第75章 爱卿们怎么又打起来了?

&esp;&esp;和冀州袁绍的稳妥起见不同,他弟弟袁术就很不给皇帝面子了。

&esp;&esp;远在扬州的袁术根本不担心被直隶攻打,而且他一向又是个嚣张性子。收到催赋税的诏书之后,直接把诏书处理掉了。

&esp;&esp;袁术:扬州山高路远,沿途匪患丛生,诏书不至也是常有的事。

&esp;&esp;什么诏书?没看到,没收到,不清楚。

&esp;&esp;来送诏书的使者:???

&esp;&esp;你当我是死的?

&esp;&esp;袁术一看,哦,还有个人证。赶紧一挥手,让人把这家伙扣押了。如果对方反抗,那就直接击杀,这样便能死无对证。

&esp;&esp;问就是使者在来的路上遭遇了贼寇,可能已经被那些恶人害死了。

&esp;&esp;本来这一招是可以奏效的,毕竟袁术在自己的大本营上,人多势众。而使者孤身前来,身边顶多带那么几十个护卫随行,定然打不过袁术。

&esp;&esp;然而——

&esp;&esp;蒙英冷哼一声:

&esp;&esp;“将士们,随我冲!”

&esp;&esp;近百名护卫立刻翻身上马,原来他们并不是寻常的部曲护院,而是蒙英带来的并州骑兵。

&esp;&esp;这群人跟随吕布南征北战,曾经从李傕郭汜的大军包围中冲杀出来,区区袁术的这点人马如何拦得住?

&esp;&esp;不多时,这群人就冲出围困,直接扬长而去。

&esp;&esp;此事很快传遍了寿春。

&esp;&esp;黄盖大惊失色,连忙去寻了孙策。

&esp;&esp;自从几年前孙坚为了袁术讨伐刘表却战死之后,孙坚的部下就被袁术扣押了。

&esp;&esp;起初袁术扶持了孙坚的妻弟吴景和侄儿孙贲上位,接手了这些人。孙策前来讨要父亲的旧部不成,还被打发去了丹阳。

&esp;&esp;今年孙策遭遇山贼九死一生,逃回袁术这边,袁术才终于肯把旧部还给孙策。但数千旧部只给了一千,小气得很。

&esp;&esp;孙坚旧部都对袁术有意见,奈何势比人强。他们在袁术手下讨生活,除了听令行事也做不了其他。

&esp;&esp;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黄盖察觉到了危机,认为袁术这里不可久留。

&esp;&esp;黄盖对孙策说道:

&esp;&esp;“袁公路损毁陛下诏书、抗旨不从,若是扣押了朝廷来使还好说。如今使者已经脱困而去,只怕朝中很快就要将袁术打为乱臣贼子了!”

&esp;&esp;孙策立刻慎重起来:

&esp;&esp;“将军以为,我等该如何脱离袁术麾下?”

&esp;&esp;黄盖眉头紧皱:

&esp;&esp;“此事某也没什么决断,不如去问问朱君理。”

&esp;&esp;朱治朱君理,也是孙坚的旧部。历史上是东吴肱股之臣,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正是他建议孙策趁机谋取江东的。

&esp;&esp;孙策于是去拜访了朱治,朱治给出了和历史上差不多的建议。

&esp;&esp;他劝说孙策:

&esp;&esp;“袁术政德不立,本就拿不下扬州。便是强行占领治所寿春也不得长久,此乃伯符你的好机会!”

&esp;&esp;他教导孙策以带兵去给舅父吴景帮忙为由,去向袁术请战。

&esp;&esp;孙策便回去同袁术说:

&esp;&esp;“我家旧日里对江东黎庶多有恩义,此番回去协助舅父征伐横江,便可在当地征募士兵。不出意外可以征到三万之众,届时这些人都能随您一起平定天下,谋夺大业!”

&esp;&esp;他给袁术画了个大饼。

&esp;&esp;袁术轻视他一个还没加冠的毛头小子,又想着之前放走了朝廷使者,只怕要遭受朝中斥责,周遭的诸侯可能也会进攻他。如果能有三万士卒补充到军队之中的话,确实于他有利。

&esp;&esp;于是袁术答应了,轻易放走了虎崽子。

&esp;&esp;孙策这一去,可就不会再回来。

&esp;&esp;历史上朝廷好歹还在这个时候重新任命了一个扬州刺史,但这回始皇没有派个人过来送菜。扬州有袁术还有孙策,再派人来也没用,倒不如就地取材。

&esp;&esp;蒙英率兵前来,可不是单纯为了送个诏书的。

&esp;&esp;孙策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路边等待的蒙英一众。他对此十分警惕,差点就和对方拔刀相向了。

&esp;&esp;蒙英及时拿出了诏书:

&esp;&esp;“孙伯符接旨。”

&esp;&esp;孙策一愣,没想到朝廷还有旨意给他。

&esp;&esp;犹豫了一瞬,还是下马领旨了。

&esp;&esp;这次的旨意有两封,第一封是将孙策任命为怀义校尉,给了他光明正大的统兵权。第二份是将他父亲乌程侯的爵位正式传递到他手上,并且在诏书里对孙坚的忠心大加赞扬。

&esp;&esp;蒙英宣完旨说道:

&esp;&esp;“昔年董卓作乱时,唯有曹孟德与你父亲孙文台尽心竭力地进攻反贼,可见天下诸侯间唯此二人忠心耿耿。如今陛下亲政,自然不会忘了乌程侯的功劳,斯人已逝,也只能补偿你一二。”

&esp;&esp;蒙英暗示道,袁术不敬朝廷,朝中有扶持一个新人担任扬州刺史的意思。扬州地处偏远,直隶鞭长莫及,所以必要挑选一个绝对忠心的臣子才好。

&es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