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5章(2 / 2)

打着打着,为了能在战术上取得优势,还是一点点转移到了自家熟悉的地方。

&esp;&esp;到了那边,就距离齐国比较远了。

&esp;&esp;齐王很满意现在的局面。

&esp;&esp;齐王特意给扶苏送了一封信,感谢大秦出的好主意。现在祸水“西”引,两家去西边打架去了,没有继续祸害他齐国的地盘。

&esp;&esp;扶苏回了一封信,告诉齐王现在得安分一点。等楚魏分出胜负后,再撕破脸不认之前送地盘的事情。

&esp;&esp;要是楚国赢了,齐国可以说“我们后来许诺的是分地给魏国,不是你楚国”,公然毁约。

&esp;&esp;而魏国听完这话倘若跑来要地,就仗着魏国打了败仗拒绝给地。强行讨要那就齐魏开战,不信刚打了败仗的魏国敢现在就和国富力强的齐国开打。

&esp;&esp;换成魏国赢了呢,齐国也可以说“我想了想,觉得你都已经打了胜仗占了便宜,这地不能给你,要给也是给楚国”。然后劝说两家都消消气,以和为贵。

&esp;&esp;楚国来要,还能借口之前的话是拿来搪塞魏国的,不肯给。反正两边打了这么久,各自消耗了大量兵力,齐国不必怕他们。

&esp;&esp;齐王看完扶苏的来信,感慨了一句“秦王果真奸诈”,接着便欣然答应下来,觉得此计甚妙。

&esp;&esp;扶苏则和阿父密谋:

&esp;&esp;“齐国这次把楚魏都得给罪狠了,要是他们气不过,迟早还会开战。让他们三家混战去,这样就没人来妨碍我大秦发育了。”

&esp;&esp;齐王现在是高兴了,却忘了过两年等楚魏两国缓过劲来,一定不会放过出尔反尔的他。

&esp;&esp;始皇深以为然:

&esp;&esp;“善。”

&esp;&esp;第44章 秦王,你应该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啊!

&esp;&esp;如今齐楚魏三家正在互殴,眼看还要再殴好几轮,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停战。燕赵也结下了梁子,燕王喜不像是肯认命的模样。

&esp;&esp;七国里只剩下秦国和韩国在休战,但韩国不足为惧。其他五国都在空耗国力,秦国正可趁机壮大自己。

&esp;&esp;扶苏理想中的发育时机,便是如此。

&esp;&esp;他们把一切都准备好,等到几年后太子政继位,就可以直接开始一统天下了。

&esp;&esp;始皇询问侍官:

&esp;&esp;“郑国渠修得如何了?”

&esp;&esp;侍官回答:

&esp;&esp;“最多再有四年多,便能完工。”

&esp;&esp;现在那渠虽然还未完工,却已经有一部分可以投入使用了。等完工后,再用个两三年,正好开启灭六国之战。

&esp;&esp;粮食本也不方便存放太久,两三年的关中粮仓提供新粮,已经足够军队使用了。

&esp;&esp;但始皇低声对扶苏说:

&esp;&esp;“郑国渠修成后的两年里,正好碰见旱灾和蝗灾。”

&esp;&esp;扶苏也想起来了:

&esp;&esp;“秦王政三年岁大饥,四年蝗蔽天下、大疫。”

&esp;&esp;当时还是吕不韦掌权,这个时期秦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就是——攻打他国。

&esp;&esp;自己家里没东西吃,不要紧,去抢一下别国的城池。把粮食抢来了,这样秦人就有饭吃了。

&esp;&esp;这种应对天灾的方法一直持续到了他阿父亲政之后,阿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沿用了。

&esp;&esp;不过后来重生的这一世,秦国其实很少遇到饥荒。扶苏靠着各种法子帮秦国屯粮增产,让秦国对战争获利的依赖慢慢减轻。

&esp;&esp;其实始皇亲政之后到大一统之前,这期间的大型灾害也不多,差不多就四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