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甚。
&esp;&esp;扶苏琢磨了一下:
&esp;&esp;“感觉好像欺负得还不够狠,他们似乎没有特别畏惧我大秦。”
&esp;&esp;始皇对此并不意外:
&esp;&esp;“当年庄襄王频繁出兵攻打三晋,韩赵魏都被打得不敢冒头。直到魏王不计前嫌寻回信陵君,信陵君再次合纵攻秦取得大胜,才止住了我大秦的对外攻势。”
&esp;&esp;“之后庄襄王再使反间计,令魏王与信陵君彻底决裂。韩王因而畏惧异常,认为三晋难再抵挡大秦攻伐。”
&esp;&esp;“正逢庄襄王逝世,新主继位。韩王忖度着朕年幼不掌实权,这才举荐郑国为大秦修渠。”
&esp;&esp;前面是三晋打不过秦国的现状,后面是秦国难得一遇的君主无权的时机。韩王认为吕不韦和赵姬这两个掌权者或许不像历代秦王那么好战,秦国内部说不定会愿意休养生息。
&esp;&esp;郑国在这个局势下来到秦国,确实得到了任用。只不过韩王想的是大秦忙着修渠就没工夫打仗了,但秦国显然没这么做,修渠也不妨碍它隔两年出兵打打邻居。
&esp;&esp;如今大秦在对赵的战场上失利,外面又有白起病重将死的传言。韩国只会愤怒,不一定会恐惧到非要想个法子拖延时间。
&esp;&esp;说不准韩王还会一怒之下,发起合纵。
&esp;&esp;正好之前大秦招猫逗狗,又是打赵国又是打魏韩的,仇恨值拉满了。
&esp;&esp;扶苏叹气:
&esp;&esp;“还是我大秦的威慑力不足,竟让他们胆敢结盟对抗大秦。”
&esp;&esp;他阿父当秦王的时候,就没见六国里哪家有胆子联合起来搞什么合纵的。
&esp;&esp;还敢合纵?没把你打怕是吧?
&esp;&esp;当时的韩魏齐之流基本都是龟缩在自己的地盘里,许愿自己不会被秦国注意到。合纵是不可能合纵的,谁提出合纵大秦就打谁,这谁遭得住?
&esp;&esp;燕国臣子想过合纵呢,但就连燕太子丹都看出来没用了。燕丹这个出过刺秦馊主意的都能发现合纵没戏,其他聪明人就更窝着不出来蹦跶了。
&esp;&esp;始皇轻笑一声:
&esp;&esp;“若韩王牵头弄合纵,郑国倒能提前来秦了。”
&esp;&esp;扶苏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esp;&esp;“届时便可以光明正大把韩国打疼了,顺势灭了周赧王。韩王见周朝被灭,我们再派人去新郑煽动一番,想来韩王定会动疲秦的心思。”
&esp;&esp;孝文王主动撤兵放弃攻打赵国,可以忽悠韩王说这代表孝文王不爱举兵。韩王若信了这个说辞,八成就会派遣郑国来试一试。
&esp;&esp;郑国渠确实是个好东西,孝文王只要不傻就会接受。
&esp;&esp;情况和始皇父子所料得差不多。
&esp;&esp;韩王回去越想越气,便开始频繁生出小动作,和楚赵等国通起信来。
&esp;&esp;大秦反倒没什么动静了,孝文王接受了扶苏的建议,决定先等白起把病养好。
&esp;&esp;孝文王还说:
&esp;&esp;“先王曾言没有白起他照样可以灭赵,如今看来显然不可行。人还是要服输的,不可太过自负。”
&esp;&esp;秦稷:可恶!他拉踩寡人!
&esp;&esp;亲爹没了之后,孝文王着实有点嘚瑟。趁着没人管,狠狠出了几口这些年被父亲欺压的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