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祠祭清吏司可不仅仅只管理吉礼与祭祀呢!不然为何要特意在礼部之下设立一个大部门来管这些呢?
&esp;&esp;它的实际职能, 是与仪制清吏司、精膳清吏司等同的大职能,管的事务可多了。
&esp;&esp;胤礽到了祠祭清吏司,率先参观了里面的分科。
&esp;&esp;有祭祀科、僧道科、时宪科等等。
&esp;&esp;根据名字就能知道, 这个部门还负责管全国上下的僧人与道士, 时宪科的时宪二字出自《书·说命中》,意为“当时的教令”, 这还是个管推广法律的部门。
&esp;&esp;胤礽见祭祀科之中还有巫师、民间医药者的名册,对新来到的部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esp;&esp;康熙授意沙澄给胤礽一些熟悉祭祀、吉礼的活儿,别让他再捣鼓出新的东西来了,在帝王看来, 祭祀礼仪的事儿严肃,保成是个有分寸的孩子, 他自己就会收敛起来的。
&esp;&esp;于是沙澄派人接待胤礽,教他看名册,看丧葬、追封等等。
&esp;&esp;无论是后妃还是臣子,在朝堂或后宫中有一些地位的人死去以后都会得到“谥号”, 这个谥号,就是从这里拟定出来的。
&esp;&esp;如同康熙所预料的那样, 孩子到了新的部门以后果真消停了一阵子, 再也没有动不动就上奏给他, 或是让臣子来上奏给他了。
&esp;&esp;想想也是, 祠祭之事哪里有可上奏的地方?
&esp;&esp;帝王渐渐放松了警惕, 而胤礽这儿,纯粹是接触了新鲜知识, 潜心在学习呢!
&esp;&esp;祭祀这类事儿他确实不感兴趣,他反而对僧道科兴趣很大。
&esp;&esp;记录在名册上的道士们,都是在民间有一些影响力, 并且得到朝廷承认的。
&esp;&esp;这些道士们懂得天文地理,除了本身精通道学以外,旁门之类的物理、化学与数学,这些人反而比时下的文人们懂得更多呢!
&esp;&esp;据记载,唐朝有一个上清派茅山宗道士,名叫王远知,他活了整整一百二十六岁。
&esp;&esp;大清目前还没有这样高寿的人物,像妙善和尚那样的,已经是半仙般的存在了。
&esp;&esp;胤礽发现,名册之上记载了道观,数量比佛寺少了不少,而根据时宪扶持内容可知,大清其实是有扶持道观的,只是比起佛寺来,道观香火不佳,穷得叮当响。
&esp;&esp;他将这些道观的名字都记了下来,心中对于“化学研究所”的成立有了新的计划。
&esp;&esp;在给弟弟们授课的时候,胤礽或多或少也提到了一些自己近日的想法,他告诉弟弟们:“别看道士们都神神叨叨的,其实他们可都是大清在化学领域之中的佼佼者啊!”
&esp;&esp;“看看这化学实验,四弟弟又失败了。这要是让道士来做,他们说不定还真能钻研出来这里头的知识。”
&esp;&esp;胤礽对胤禛的手残已经放弃了,四弟弟脑子虽然好,唯独长了一双憨憨的手,做啥啥不行,嘴巴叨叨第一名。
&esp;&esp;胤禛对“道士”这类群体并无好感,上一世老八就是栽在张德明这个道士的花言巧语之下,在汗阿玛面前暴露了自己想要夺嫡的心思。
&esp;&esp;大清内廷有供养道士炼丹,炼的是健康保健的丹药,也有床笫间用的丹药。
&esp;&esp;回忆起自己临死前急病乱投医,在道士的忽悠下差点产生追求长生的念头,险些酿成大错。
&esp;&esp;花言巧语的道士成了他警惕的人群,可偏偏胤礽以化学为依据,以物理为参考,坚定地想要招揽一些道士,去成立他所说的“化学研究所”,他连可以走访的道观名单都从礼部抄录下来了!
&esp;&esp;胤禛问的胤礽:“难道比起佛学,你更加亲近道学?汗阿玛与乌库妈妈却都是更加亲近佛学的。”
&esp;&esp;胤礽奇怪地瞥了他一眼:“佛学与道学,那都是一门学问,学问没有先后,至于信仰层面的,孤只相信科学!”
&esp;&esp;他语重心长地抚摸胤禛脑袋说道:“佛学与道学都有玄学的成份里头,唯有科学追寻的是万事万物的本真,科学务实求真,脚踏实地,孤不阻止你们喜爱其他学说,但是孤自己,不信鬼神,只相信科学。”
&esp;&esp;【……】
&esp;&esp;小美再一次反思起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可它又不能说,这个世界上还真有地府,不然大朋友就不会在这里了。这一刻,它有点害怕等以后大朋友恢复了记忆会怎么待它了。
&esp;&esp;小美决定,在胤礽自己回忆起上辈子之前,一个字都不透露半分!
&esp;&esp;“孤相信任何事务都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如果解释不了,那么一定是科学水平还不够的缘故。”
&esp;&esp;所以别和他说什么天机、算命,这些他一句话都不信。
&esp;&esp;胤祉小海豹般鼓起了掌,崇拜地仰着脑袋看胤礽:“二哥说得对!”
&esp;&esp;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还喜欢粘着胤礽,有了一个不那么可爱的四弟弟作对比,纯天然的胤祉就成了胤礽捧在手心的小宝贝。
&esp;&esp;只有三弟弟会软软乎乎地让他揉揉抱抱还不反抗,也只有他,不管自己说什么都相信,从来都不质疑胤礽。
&esp;&esp;三弟弟就像是小天使一样可爱!
&esp;&esp;如果不是汗阿玛这个“王母娘娘”从中做梗,胤礽本该能有五、六、七、八另外四个弟弟揉的。现在好啦,煮熟的弟弟飞走了。
&esp;&esp;在此次谈话过后,胤礽就派心裕帮他去找新的府邸,用来置办成“化学研究院”,还出钱去了几个有名的道观,以进香火钱的诱惑,聘用道士们到“化学研究院”来研究课题。
&esp;&esp;心裕一琢磨,直觉太子似乎又要搞大事,忙将此事禀告康熙。
&esp;&esp;帝王将胤礽召见到御前,父子二人大眼瞪小眼。
&esp;&esp;胤礽沉默片刻,没等到康熙说话,只能自己开口:“是不是心裕来找汗阿玛告状啦?儿臣抄录道士名册之事沙大人也知道的,他说没事,这些道士也不成气候,儿臣将他们招揽起来,也不算是犯了忌讳吧?”
&esp;&esp;康熙叹道:“你几时能消停一些?”
&esp;&esp;胤礽无辜道:“儿臣也不想干活,可儿臣不干活,那汗阿玛就只能一个人辛辛苦苦操劳。现在能够为您分忧的唯有儿臣与大哥了。”
&esp;&esp;康熙语调上扬:“可你去了礼部以后,朕反而比之前更加忙碌!”
&esp;&esp;胤礽小声道:“汗阿玛现在还年轻力壮呢!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以后才会轻松一些。儿臣也想趁着年纪小多做一些事情,有些事,小的时候做不会被人骂,长大以后做就不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