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相见状,又想出来说话。
&esp;&esp;徐大人抢先一步道:“皇帝何时下发的旨意,臣等也不知啊?”
&esp;&esp;元嵩发的密旨,言官自然不知道。
&esp;&esp;皇帝为免他们在追问为什么要发密旨,直接跳过了这个话题,问沈若锦,“你进京面圣,缘何着白衣,还捧着牌位?”
&esp;&esp;沈若锦心道:自然是为了给我舅舅和兄长们争得身后名。
&esp;&esp;她嘴上说的是,“前些时日我梦见了舅舅和兄长们,他们问我,如今皇上安否?天下太平否?我嘴笨跟他们说不明白,就想着带他们来看看。”
&esp;&esp;“你还嘴笨?”
&esp;&esp;元嵩都快被她一连串的话堵死了。
&esp;&esp;沈若锦道:“太久没见他们,一梦见就光顾着哭了,何止嘴笨,简直泣不成声。”
&esp;&esp;朝中清流纷纷念起了沈家儿郎们的好,有不少大人还想把女儿许给沈家儿郎。
&esp;&esp;沈家门风正,不纳妾,一家和乐,也没那么多幺蛾子。
&esp;&esp;唯一的不好。
&esp;&esp;就是沈家儿郎们死得太早。
&esp;&esp;提起来,就令人唏嘘不已。
&esp;&esp;“说的好听,这沈若锦鼓动京城百姓挂白幡举挽联,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还把沈家将军的牌位带到御前,分明就是想对皇上挟恩图报!此女心思深沉,皇上可不能着了她的道啊!”
&esp;&esp;李相党见势头有些倾斜,立马站出来主张严办沈若锦。
&esp;&esp;一个一口“此风不可长,否则我大齐江山危矣!”
&esp;&esp;还有人说秦琅今日御前告妻就是为了搅浑水。
&esp;&esp;这次根本不用沈若锦和秦琅说话。
&esp;&esp;清流党就跟李相党大战了数个回合。
&esp;&esp;几个皇子隔岸观火,都在心里琢磨父皇究竟是什么意思?
&esp;&esp;准备如何处置沈家祖孙?
&esp;&esp;吵了好半天。
&esp;&esp;元嵩头疼地扶额,“够了!朝堂之上,吵吵囔囔成何体统?”
&esp;&esp;皇帝看着牌位上的名字,想起了三年前差点死在西疆,是沈家兄弟拼死将他救出,逃亡路上,是沈如松换上了他的衣衫去引开敌军,死于非命。
&esp;&esp;沈家儿郎,没有一个是孬种。
&esp;&esp;他因为不愿回忆三年前的事,连追封没给他们,沈毅一句不满的话都没有,时至今日,依旧是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esp;&esp;连沈若锦到了御前,都要被治罪了也不提他当初被敌军生擒之事。
&esp;&esp;这祖孙俩一脉相承。
&esp;&esp;都是忠义之人。
&esp;&esp;况且,沈若锦已经嫁做人妇,以秦琅的相貌手段日后定能把她迷得团团转,安心待在后宅里。
&esp;&esp;沈毅年迈,又重伤至此,眼看着没几年活头了。
&esp;&esp;如今若是降罪于沈家祖孙,必然会让人诟病,说他元嵩刻薄寡恩,恩将仇报。
&esp;&esp;那么多百姓都在看着,等着沈家祖孙的结果。
&esp;&esp;皇帝更不愿意被杨万雄那样的人揣摩到心思,李相自以为了解他,他这次偏不让人猜中。
&esp;&esp;殿上众臣都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安静了下来。
&esp;&esp;秦琅和沈若锦都知道,结果马上要揭晓了。
&esp;&esp;众大臣凝神屏息,沈老将军背后都冒出了冷汗。
&esp;&esp;说不紧张是假的。
&esp;&esp;帝王心,海底针。
&esp;&esp;谁也不知道元嵩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esp;&esp;殿外风声如狂,雨落倾盆。
&esp;&esp;元嵩道:“沈毅守境有功,封为安西王。沈若锦巾帼不让须眉,功可抵过,封为平西郡主。所有为国战死的沈家儿郎,通通追封!”
&esp;&esp;沈若锦和阿公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情绪。
&esp;&esp;两人齐齐行礼道:“叩谢皇上隆恩。”
&esp;&esp;李相党像是吃了败仗一样,灰头土脸。
&esp;&esp;李相一直自认为是最了解皇帝的人,但这次他完全猜错了,也做错了。
&esp;&esp;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再次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esp;&esp;清流党则齐齐称颂道:“皇上英明!”
&esp;&esp;几个皇子见大局已定,立马出来说加赐黄金万两,扩大沈家府邸等等,给沈家祖孙卖个好。
&esp;&esp;沈若锦来者不拒。
&esp;&esp;这些都是沈家儿郎们应得的。
&esp;&esp;最后,元嵩把目光落在了秦琅身上,“还有你,秦琅,假意状告发妻,实则是殿前护妻,真以为朕看不出吗?”
&esp;&esp;“皇上英明。”秦琅也不装了,“正因皇恩浩荡,我才心存侥幸,下次不会了。”
&esp;&esp;下次一定换别的招数。
&esp;&esp;“还有下次?”元嵩看着秦琅,沉声道:“你既然这么有能耐,今年就下场科考,朕倒要看看你如此巧思,能中第几名!若是没中,你看朕怎么罚你!”
&esp;&esp;“啊?”
&esp;&esp;秦琅还想再说什么。
&esp;&esp;这巧思跟科考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esp;&esp;他都四年没去国子监上学了,已然忘记了先生和同窗姓甚名谁,长什么样子。
&esp;&esp;科考要考什么也全然忘了。
&esp;&esp;这怎么考?
&esp;&esp;元嵩已经起身,拂袖而去,“退朝!”
&esp;&esp;“退朝——”
&esp;&esp;大内监高声喊道。
&esp;&esp;几个清流大臣上前来,把沈老将军扶回轮椅上,低声说:“恭喜安西王,贺喜安西王,苦尽甘来。”
&esp;&esp;“沈家儿郎们得到皇上追封,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安西王要节哀,好好将养身子。”
&esp;&esp;还不忘夸夸沈若锦:“沈家有女如此,安西王好福气啊!”
&esp;&esp;秦琅则把沈若锦扶了起来,解下大袖外衣披在她身上,顺手接过了二舅舅的牌位双手捧着,低声同她说:“你成了平西郡主,以后我就是郡马爷了。”
&esp;&esp;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