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们看着两个孩子相谈甚欢才收回目光,他们都觉得自家崽很好,但是也没有自信到长辈志趣相投小辈就一定能玩到一起。
&esp;&esp;王安石喝了口热茶,“子瞻子由子纯下场,子固兄也是这一场,不知金榜出来会是怎样。”
&esp;&esp;苏洵笑道,“今年的主考官是欧阳公,子固只是不擅时文,策论却做的极好,今科应能如愿以偿。”
&esp;&esp;王安石点头,又有些可惜,“子固兄的策论极好,明允兄的策论针砭时弊也是我辈所不能及。”
&esp;&esp;奈何朝廷不单以策论取士,否则不管是他苏明允还是今年再次下场曾子固都不会蹉跎那麽多年。
&esp;&esp;子固兄拜入欧阳公门下算是仕途有望,明允兄如今已放弃科考,也不知今後是何打算。
&esp;&esp;“说起策论,谁敢在介甫面前自夸?”苏洵已经把压力丢给儿子,想开了之後无事一身轻,并不为此感到遗憾,甚至还能拿自己开玩笑。
&esp;&esp;今年下场的举子水平如何他们大体有数,幸好他没下场,要是俩儿子考中了他还是没考中,这让他这个当爹的脸面往哪儿搁?
&esp;&esp;两个爹在书房讨论朝廷的取士之道有哪些不妥,两个儿子在院子里嘀咕上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