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涉及的设备足足有上百种,而这些设备每一样都有自己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都需要周扬将其翻译成汉语。
&esp;&esp;周扬仔细算过了,单单这些东西全部翻译完,没有五十万字根本不可能。
&esp;&esp;与此同时,周扬还得验证艾弗森等人所说的那些新技术的真伪。
&esp;&esp;好容易逼得对方把底裤都露出来了,可不能让他们给骗了。
&esp;&esp;好在周扬在化学方面的造诣很高,倒不至于被这些外国佬给蒙骗了。
&esp;&esp;只不过验证这些技术可是一个细致的活,单靠周扬一个人很难完成。
&esp;&esp;总之,自从事情步入正轨之后,周扬一个人都快被当成三个人用,整个人忙得就像个陀螺一样,脚不沾地!
&esp;&esp;由于他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无奈之下,周扬只能向黄主任请求,让他赶紧再给自己调几个帮手过来!
&esp;&esp;然而他的这个请求可把黄主任给难住了!
&esp;&esp;要知道周扬要的帮手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行,而是需要那些专业的人才。
&esp;&esp;塞北省属于绝对的少老边穷省份,全省都没有几所像样的大学,至于宁市就更不要说了,只有一所师范专科学校,还没有化学系。
&esp;&esp;他去哪里给周扬找那些专业人才?
&esp;&esp;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周扬突然向他建议,可以将自己的老父亲调到化肥厂帮忙。
&esp;&esp;周扬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有公也有私心!
&esp;&esp;要知道,父亲周亚文可是京城大学的化学系主任,在化学方面的造诣放眼全国都是顶尖的。
&esp;&esp;而且相比于自己主修医药化学,父亲主要研究的方向便是化学原料以及化学制品制造学,与化肥制造而言,绝对的对口专业。
&esp;&esp;放着这样的人才不用,岂不是天大的浪费!
&esp;&esp;周扬相信,只要能将父亲调过来,他的压力肯定能减轻不小。
&esp;&esp;当然了,这样做也有私心。
&esp;&esp;东泉农场的生活条件还是太苦了,周扬希望可以通过这次调动,可以尽快将父亲从东泉农场弄出来。
&esp;&esp;他很清楚,父亲的问题并不严重。
&esp;&esp;就算是他不出手帮忙,再过几年,父亲的问题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esp;&esp;只不过,周扬不想再让父母在那个荒凉的地方苦熬四五年的时间。
&esp;&esp;要是能将父亲调到化肥厂,凭借他的专业知识,必然可以得到重用,也有利于他后期恢复名誉和工作。
&esp;&esp;第301章 解决办法
&esp;&esp;周扬的这个建议看似简单合理,但是却把黄主任等人给为难住了。
&esp;&esp;周亚文的身份他是知道的,实在是不宜调动!
&esp;&esp;从他们夫妻被从岗位上调离,又被丢到塞北省化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能看出一二。
&esp;&esp;现在宁市这边要把周亚文夫妇调到化肥厂工作,这里面牵扯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也太大了。
&esp;&esp;首先,他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些外部的压力!
&esp;&esp;其次,便是调动本身就存在难度!
&esp;&esp;周亚文夫妇的户口关系还在京城,现在调他们到化肥厂,这已经涉及到了跨省市调动,政策上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esp;&esp;除此之外,包括黄国安、王永清在内的所有领导都认为,周扬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肯定不是单单想给他父母换个工作环境这么简单。
&esp;&esp;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事可就不得了啊,牵扯实在是太大了。
&esp;&esp;如非必要,他们是真的不想趟这次浑水。
&esp;&esp;然而周扬这次确确实实是帮他们立了大功,要是没有周扬的话,他们这次肯定和a省和b省那样,被这群洋鬼子当成二傻子敲诈一番。
&esp;&esp;先不说钱不钱的事情,单单这事一旦被对方得逞了,这就等于给他们每个人的仕途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引爆。
&esp;&esp;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周扬在谈判中给他们争取到了天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