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然,也可能是获得权力后人心变质,所以才为所欲为。
&esp;&esp;但李瑄不会为大唐留下丝毫祸患。
&esp;&esp;伊琳娜和亲以后,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esp;&esp;她只是李瑄借助罗马,发展六大都护府,积蓄实力的见证。
&esp;&esp;罗马帝国怕天可汗继续扩张。
&esp;&esp;李瑄也担心罗马帝国搞事情,破坏商贸与丝路。
&esp;&esp;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与两河流域战斗就如家常便饭一样。
&esp;&esp;波斯帝国时如此,大食帝国时如此。
&esp;&esp;和平不能一直保持。
&esp;&esp;一到长安,伊琳娜无法将任何消息,传回罗马。
&esp;&esp;即便是远行的商人,也只是在丝绸之路上的某一段的两个节点,来回奔波,赚取利益。
&esp;&esp;没有商人会从长安到达罗马,那样如同天方夜谭。
&esp;&esp;“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你先回房休息几天。不久后,我们又要长途跋涉……”
&esp;&esp;李瑄吩咐伊琳娜暂且退下。
&esp;&esp;伊琳娜眼中充满疑惑,天可汗竟然没有让她留下侍奉。
&esp;&esp;紧张的同时,心中又有失落。
&esp;&esp;难道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审美不同吗?
&esp;&esp;如果是这样,她该如何完成使命,又如何面临异国他乡。
&esp;&esp;伊琳娜不敢违背天可汗的旨意,心事重重地随侍女退出这座昔日大食帝国的宫殿。
&esp;&esp;十天后,李瑄率领神策卫、天策卫禁军,启程离开耶路撒冷,先行至巴格达休整。
&esp;&esp;巴格达。
&esp;&esp;两河大都护萧昕以安禄山望宫阙而称帝的例子,劝谏李瑄,一旦李瑄离开巴格达,请将富丽堂皇的宫殿拆毁。
&esp;&esp;以免未来有大都护或者军队,生出野心,拥兵自重。
&esp;&esp;大食宫殿有浓浓的宗教风格,与李瑄摧毁寺庙的形象不符。
&esp;&esp;而且萧昕认为,两河都护府百废待兴,需要用钱,需要建筑的地方太多。
&esp;&esp;巍峨的宫殿,每年会花费大量的钱财维护。
&esp;&esp;只是都护府的驻地,得不偿失。
&esp;&esp;李瑄认同萧昕的建议。
&esp;&esp;在他离开巴格达后,萧昕主持将巴格达皇宫拆掉。
&esp;&esp;将石材、木头,用以建立工厂。
&esp;&esp;让大食人的历史,在两河流域烟消云散。
&esp;&esp;李瑄回程的目的地之一是里海。
&esp;&esp;于夏季之时,李瑄到达里海东南。
&esp;&esp;他提前在紧邻里海的区域,圈了一块地,将其起名为“安业郡”(今伊朗托尔卡曼)。
&esp;&esp;安业郡,以“安居乐业”为意。
&esp;&esp;此时这里荒凉,人口寥寥无几。
&esp;&esp;但非常适合建立港口。
&esp;&esp;这是专门为在里海迁徙汉人,所建立的城郡。
&esp;&esp;李瑄要在未来十年,在此里海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的郡。也由衷希望迁徙来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esp;&esp;一旦里海经济贯通,这里是发展手工业、工业的好地方。
&esp;&esp;到达木鹿城的时候,鲁炅向李瑄汇报事务。
&esp;&esp;现波斯都护府几乎稳定。
&esp;&esp;波斯的百姓崇信天可汗,认为天可汗是天神下凡。
&esp;&esp;李瑄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木鹿城各地的村庄,连续巡视三天,受到波斯百姓的膜拜和拥戴。
&esp;&esp;也令鲁炅将木鹿城的宫殿拆除,转而建立工厂。
&esp;&esp;李瑄还视察了呼罗珊地区的金矿、银矿。
&esp;&esp;着重向地方官吏指出矿产的重要性,又对开矿时的安全做出指示。
&esp;&esp;七月,李瑄从木鹿城出发返回……
&esp;&esp;一路上,李瑄只在萨末鞬城、宁远国都、疏勒、龟兹这种大城停留时间较长。
&esp;&esp;普通的城镇,一般三两天时间,重新补给后,就再次出发。
&esp;&esp;冬季的时候,李瑄到达敦煌城,回到大唐的传统势力范围。
&esp;&esp;一路上,郡县补给充足,甚至还有更多的战马补给。
&esp;&esp;使大军行进速度加快许多。
&esp;&esp;乾元十四载,四月中旬,李瑄回到长安。
&esp;&esp;距离离开长安,已有五年时光。
&esp;&esp;李瑄完成了他西征的使命。
&esp;&esp;只要能将现有的十六大都护府变为行省。
&esp;&esp;再开启工业革命,让历史不再倒退……
&esp;&esp;他此生便没有大的遗憾。
&esp;&esp;这一年,两京古道已经完成水泥路的铺设。
&esp;&esp;长安西部的水泥路也铺设到咸阳。
&esp;&esp;日轮高悬,洒下万道金芒,将巍峨长安的每一寸砖石都映照得熠熠生辉。
&esp;&esp;水泥官道两旁,人山人海。
&esp;&esp;羽林军仪仗队也率先至长安以西迎接。
&esp;&esp;御驾的华盖率先映入众人眼帘,大唐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若宣告着远方君王的归来。
&esp;&esp;御驾亲征五年,百姓甚是思念,万人空巷,前来迎接。
&esp;&esp;开天辟地的至尊,影响力已深入人心。
&esp;&esp;在李瑄出征期间,无数百姓盼望至尊能平安归来。
&esp;&esp;李瑄的金甲虽沾染征尘,却难掩那周身散发的威严之气,他端坐于银色汗血宝马之上,身姿挺拔如松,深邃双眸凝视远方,数年征战的沧桑凝于眼角眉梢,英雄气概更多几份。
&esp;&esp;“万岁,万岁!”
&esp;&esp;李瑄每过一处,百姓的呼声如雷,震动九霄。
&esp;&esp;来自罗马的伊琳娜坐在马车上,她轻轻掀开帘子,震惊地看着这人山人海的一幕。
&esp;&esp;这一次旅程,她深切地感受到大唐的庞大。
&esp;&esp;自入敦煌以来,每每都感觉震撼。
&esp;&esp;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