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53节(2 / 2)

&esp;&esp;不出意料的罗修赢了。

&esp;&esp;郭阳也不沮丧,而是笑看着走来的陆汉斌和张竞,以及另一名女子。

&esp;&esp;「汉斌,你得催着点蒲飞和关程,用无人机运输麦草秸秆多轻松。」

&esp;&esp;张竞讶然,「还能用无人机?」

&esp;&esp;「能。」陆汉斌说道:「我这次回酒泉见着了,能带30斤药水,就肯定能带30斤秸秆。」

&esp;&esp;「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沙山上麦草秸秆太难运输了。」另一名女子说道。

&esp;&esp;张竞介绍道:「老板,这是阿拉善的科技治沙工作者刘晓英。」

&esp;&esp;「你好。」

&esp;&esp;「久仰大名了,郭老板,现在沙海可是国内难得的大型治沙企业。」

&esp;&esp;「哈哈……还需要你们这样的专家多多支持。」

&esp;&esp;互相问了好。

&esp;&esp;郭阳也开始和一些治沙工人聊着天,有了刚才运秸秆的那一幕,不少工人对亲切了不少。

&esp;&esp;工人有阿拉善的,也有来自民勤的,在这片沙漠边缘,聚集了500多支队伍,共有5000多名工人。

&esp;&esp;按陆汉斌的计划,今年至少得完成40~50万亩草方格的铺设,并且这100万亩已经飞播了一次草种。

&esp;&esp;但有多少能出芽只能看天意。

&esp;&esp;由于沙丘陡峭,丰凯的中大型草方格沙障机都无法使用,只能以人力和小型机械为主。

&esp;&esp;所以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esp;&esp;陆汉斌说:「民勤和阿拉善去年召开了联合治沙布防的会议,我们这一块刚好能和其它标段连上。」

&esp;&esp;郭阳挑了挑眉,「那沙海还能和苜禾农牧连上吗?」

&esp;&esp;「没问题的。」

&esp;&esp;「那样最好。」

&esp;&esp;从上午到下午,中午就在沙漠里煮的面条,陆汉斌带着郭阳连着去看了几支治沙队伍。

&esp;&esp;期间还遇到了治沙志愿者马俊河和韩杰松,两人都已经辞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治沙当中。

&esp;&esp;同时,马俊河也成为了惠农网的代卖员。

&esp;&esp;民勤这两年,依靠发展日光温室,布局蜜瓜丶茴香丶果蔬和苏武沙羊等产业,留住了不少人。

&esp;&esp;也为马俊河这样的回乡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esp;&esp;让郭阳惊奇的是,沙海的管理人员似乎还是那些老面孔,没怎麽增加。

&esp;&esp;「主要是治沙工人有限,所以增加管理人员也没有多大的作用。」陆汉斌说道。

&esp;&esp;「不是还有梭梭林管理,肉苁蓉采摘吗?」

&esp;&esp;「也要不了那麽多人。」陆汉斌停顿了下,「沙海今年的效益应该会比较可观了。」

&esp;&esp;「哦?」

&esp;&esp;「今年有近10万亩梭梭林可以采摘肉苁蓉,即使按去年的亩产值算,今年收入上亿元是没问题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