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19节(2 / 2)

sp;12月8日。

&esp;&esp;苏省,盐城。

&esp;&esp;郭阳来到了条子泥垦区,垦区与大海间修筑海堤隔离,从田块到大海,距离最长两公里,最短的仅两百米。

&esp;&esp;只见青青的小麦在凛冽寒风中探出叶尖静悄悄地「猫冬」,等待来年春风的召唤。

&esp;&esp;地面上还留有收割机驶过的车辙——一个多月前,这里正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esp;&esp;条子泥,是盐城东台近海区域呈南北走向的巨型沙洲,因港汊似条形,故而得名。

&esp;&esp;现如今,这里的农业种植区被划分成了方方正正的12块大田,每块田的面积在350~1600亩不等。

&esp;&esp;「海水稻就是在这里种植成功的,天禾的种子真的了不起。」

&esp;&esp;「我们水稻所研究了这麽多年,还没培育出合适的耐盐硷水稻种子。」

&esp;&esp;冬天的海风如尖锐的刀片,无情的割过脸颊,只穿一件厚外套,寒冷直达肌肤身处。

&esp;&esp;但朱杰却是笑着说这话的。

&esp;&esp;朱杰是苏省沿海地区农科院水稻所的主任,一生致力于从盐硷苦咸之地催生出稻香麦浪。

&esp;&esp;「涨潮时被海水淹没,落潮时一摊烂泥」,是东台人过去对条子泥的印象。

&esp;&esp;如今这里却长出了产量不低的海水稻。

&esp;&esp;对他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来说,粮食就是最好的奖励。

&esp;&esp;郭阳也紧了紧身体,跺了跺脚,笑道:「也多亏了你们多年的坚持,才让种子有了实验的条件。」

&esp;&esp;海水稻是今年才培育出来的品种。

&esp;&esp;一千斤种子,除了一部分用在海南基地进行加代扩繁外,其馀的都种在了这儿。

&esp;&esp;事实证明,结果是喜人的。

&esp;&esp;苏省拥有954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滩涂总面积达57585万亩,约占全国沿海滩涂面积的四分之一。

&esp;&esp;且在长江丶黄河环流堆积的作用下,每年都会自然增长两万亩。

&esp;&esp;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具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后备土地资源。

&esp;&esp;面对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让不断淤长的滩涂为保障粮食安全作贡献,是苏省科技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使命担当。

&esp;&esp;从清末状元张謇带领乡亲们在盐硷地上种棉花开始,滨海重盐地块的改良利用就开始了。

&esp;&esp;此后从未停止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