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06节(1 / 2)

&esp;&esp;还好经过了天玉1号的洗礼,天禾种业的反应速度也很快,这种场面,游刃有馀。

&esp;&esp;天棉20种子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公斤售价达到了200元。这个价格,超出了良种补贴的谈判价格100元以内。

&esp;&esp;但即使没了良种补贴,也挡不住市场的火热情绪。

&esp;&esp;纷纷找上门来,天禾的销售人员一天到晚电话就没停过,棉花种子虽然卖完了,但客户关系得维护着啊!

&esp;&esp;顺便推销天禾的其它种子。

&esp;&esp;「哥,今年天玉1号种子供应足,一亩产3000多斤,收益也有2000元出头。」

&esp;&esp;「小麦种子也有两款,一个天麦1号,品质好;另一个是今年才推出的,全优生1号,听名字你就知道啥意思了。」

&esp;&esp;「盐硷地啊,那我给你推荐天豆1号,产量不错,还能改良土壤,种两季再种棉花效果杠杠的。」

&esp;&esp;「啥?苜蓿?也有苜禾1号,但你知道的,那种子太贵,要500元1斤,西北还没有良种补贴,啊?还是要啊!」

&esp;&esp;不是天禾低调,现实是没有时间再高调的进行宣传。

&esp;&esp;忙!

&esp;&esp;累!

&esp;&esp;但却快乐着!

&esp;&esp;这就是技服人员的感受!

&esp;&esp;又一个单品销售额破10亿元的种子,今年不是有在职分红计划吗?

&esp;&esp;那我能忙到公司破产,能把郭老板的头发给薅没了!

&esp;&esp;一年到头,,不就是为了体验这种爆单的感觉吗?不就为了这碎银几两吗?

&esp;&esp;天禾的技服人员像打了鸡血似的,打电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手舞足蹈的活跃在办公室和田间地头。

&esp;&esp;充满了激情。

&esp;&esp;……

&esp;&esp;九泉。

&esp;&esp;郭阳也被天棉的爆发力惊住了。

&esp;&esp;从他开始关注天棉20丶天稻22丶天薯21,只过去了短短一周时间,还没完成加工的棉花种子就卖没了。

&esp;&esp;呈现给他的结果只是一个数字:天棉20单品销售额达到12亿元。

&esp;&esp;可是一周就结束了啊!

&esp;&esp;作为天禾的老板,他今年甚至连棉花田都还没正儿八经的去过,然后你告诉我,种子卖完了?

&esp;&esp;还12个亿!

&esp;&esp;郭阳确实爽了,但却只爽了那麽一瞬间,甚至连装逼都还没来得及。

&esp;&esp;好在马上就能品尝到天禾的大米和土豆的滋味。

&esp;&esp;也算是补偿吧。

&esp;&esp;第260章 马铃薯:土蛋蛋变金蛋蛋

&esp;&esp;天禾最新的大米和土豆已经运了过来,食堂的大厨们已经在精心的进行炮制。

&esp;&esp;本地的员工喜欢吃土豆。

&esp;&esp;郭阳却更想尝尝大米的滋味。

&esp;&esp;他已经很久没吃大米饭了。

&esp;&esp;即使他对吃食不怎麽讲究,但长期呆在北方,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面食。

&esp;&esp;他前世可是南方人啊!

&esp;&esp;虽然也能接受面食,但以前可是以吃大米为主。

&esp;&esp;所以他对天禾的大米还挺期待的,尤其是种子商店培育的天稻22。

&esp;&esp;这是常规稻种,不是杂交稻,常规稻口感本来就具有优势。

&esp;&esp;何况种子商店对天稻22的特徵评价是:产量一般,但口感和品质极优,对水质和土质要求高。

&esp;&esp;这不由就拉高了郭阳的期待,相反,他对天薯21的期待感就要稍微低点。

&esp;&esp;土豆这东西,在西北,尤其是甘肃,家常便饭中随时能见到它的身影。

&esp;&esp;其中又以定西土豆品质最为出名。

&esp;&esp;定西位于陇中地区,因「安定西边」而得名,素有「甘肃咽喉丶兰州门户」之称。

&esp;&esp;这里是海拔2000多米的黄土高坡,植被稀疏,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破碎。

&esp;&esp;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定西都以『苦甲天下』而出名,土地贫瘠,乾旱缺水。

&esp;&esp;乡亲们只好种些洋芋,图的就是这些土蛋蛋旱涝保收,又能当菜又能当粮。

&esp;&esp;两百多年来,乡亲们习惯了自家种洋芋自家吃,即便卖,也就在十里八村转。

&esp;&esp;但这种情况在新世纪前后发生了改变。

&esp;&esp;黄土高原的土壤虽然贫瘠,但却土质疏松,富含钾元素,这是土豆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esp;&esp;1998年,定西各级政府都成立了马铃薯产业开发领导小组。

&esp;&esp;整个产业迅速的发展。

&esp;&esp;这里生产出了全国最优质的土豆,也有全国最好的宽粉。

&esp;&esp;这里的马铃薯畅销华北丶华中丶华东丶华南等国内市场,并远销东南亚丶俄罗斯丶沙特阿联丶欧美等国。

&esp;&esp;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万亩,发展到2006年的350万亩,跻身于国内三大马铃薯产区之一。

&esp;&esp;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苗丶商品薯和精深加工基地,构筑起了定西马铃薯的产业集群。

&esp;&esp;天禾种业名气虽然大。

&esp;&esp;但在定西,天禾的马铃薯分部只是三十多家种薯企业中的外来者。

&esp;&esp;唯一的优势:财大气粗!

&esp;&esp;就差没把有钱两个字刻脸上了!

&esp;&esp;去年10月,天禾先后在定西建成了组培楼丶自然光照培养室丶种薯雾培生产线,以及固定的原原种网棚扩繁基地等先进繁育设施。

&esp;&esp;形成了马铃薯脱毒苗丶网棚原种生产丶一二级种薯繁育基地的一整套专业化生产模式。

&esp;&esp;实际上,这些总投资也不过一两千万元,对天禾是轻轻松松。

&esp;&esp;然而,当年定西地区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分流成金芋丶鑫地丶禾丰3个股份制合作企业时,资金极度短缺。

&esp;&esp;三家企业只能各自承担脱毒丶原种生产丶繁育的一个环节。

&esp;&esp;这才让定西跃居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