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34节(1 / 2)

&esp;&esp;跳槽啊,

&esp;&esp;行业内哪家公司就嘉禾待遇好。

&esp;&esp;前方,阿赞兴奋的吼道,「看,鹰搭巢了!」

&esp;&esp;郭阳笑了笑。

&esp;&esp;看着鹰巢里趴着的苍鹰,仿佛看到了多年后,这里绿草如茵的样子。

&esp;&esp;第146章 火热的苜禾1号

&esp;&esp;郭阳很想去甘南草原。

&esp;&esp;那里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

&esp;&esp;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esp;&esp;嘉禾总部堆积了太多事情,很多重大决策,资金审批都要经过他的手才能发放。

&esp;&esp;外出近两周,积攒下的文件不知几何。

&esp;&esp;另外,苜禾1号也到了关键的销售节点。

&esp;&esp;所以,他决定先回九泉,处理公司的事,再闭关育种。

&esp;&esp;至于甘南的草种,则由老师指导苜禾外派的员工收集,再送回九泉。

&esp;&esp;乌拉特到九泉的路途漫长,期间郭阳特意绕了点路,从五原路过。

&esp;&esp;盐硷荒地已经改造完成。

&esp;&esp;一些播种时间早的苜禾1号已经出苗,出苗很整齐,草地上生机勃勃。

&esp;&esp;观望的老百姓也放下心来。

&esp;&esp;以往他们种向日葵,能有个六七成的出苗率就算很高的了。

&esp;&esp;但即使这样,也有部分人不愿意轮作牧草。

&esp;&esp;始终坚持认为向日葵的经济效益更高,不顾地力不足,依然偷摸着播种向日葵。

&esp;&esp;可把五原政府给愁坏了。

&esp;&esp;按计划,一期中低产田改造任务是50万亩,2005年年底完成。

&esp;&esp;其中嘉禾集团,盐硷荒地20万亩,盐硷耕地改良示范区198万亩,以及天麦1号种植基地065万亩。

&esp;&esp;合计2263万亩,全都完成了盐硷地工程改造,且正在抢时间播种。

&esp;&esp;效率之高,让地方政府压力山大。

&esp;&esp;相比之下,政府主导的土地改良,由合作社流转经营的模式,春播前只完成了十几万亩。

&esp;&esp;剩馀的十几万亩都需要政府在年底完成改造。

&esp;&esp;任务很重。

&esp;&esp;当地很想把嘉禾给拉进去,但嘉禾不接招,情愿再拿无主的盐硷荒地。

&esp;&esp;宏盛村的示范基地里。

&esp;&esp;郭阳和新民镇副书记刘军,以及农业局局长严亮一起巡视着。

&esp;&esp;平整连片的土地,笔直乾净的沟渠,以及地里冒出的浅浅嫩芽。

&esp;&esp;让人看了很是愉悦。

&esp;&esp;但很快,这种心情就一散而空。

&esp;&esp;严亮看着基层人员,指着不远处,明显就是向日葵的那块地,满脸的不争气。

&esp;&esp;「花这麽大代价改良,就是让种向日葵的?」

&esp;&esp;「示范基地是用来展示苜禾1号对盐硷地的改良效果的!」

&esp;&esp;「你们啊,是一点也不知道珍惜,知道现在苜禾1号有多火吗?很多人想买种子都买不到!」

&esp;&esp;「要不是嘉禾选择了在五原投资,你以为种子能管够?」

&esp;&esp;发泄了一通,严亮不由想起在九泉考察时的场景,紫花苜蓿犹如紫色的地毯,花蕾摇曳,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esp;&esp;很难想像那里曾经是白花花的,一毛不拔的盐硷地。

&esp;&esp;郭阳也楞了,「示范基地不是全流转给苜禾了吗?」

&esp;&esp;「老板,这块是钉子户留下来的『插花地』。」

&esp;&esp;宏盛村书记高峰涨红了脸。

&esp;&esp;「d,张麻子这犟种,给老子答应的好好的,还偷摸着种向日葵!严局,回头我就收拾他!」

&esp;&esp;「你怎麽收拾他,把人地给翻了?」

&esp;&esp;「翻了!」高峰狠狠说道。

&esp;&esp;郭阳看这一唱一和的模样,也反应了过来,插花地啊,那确实难搞。

&esp;&esp;所以还是荒地好啊。

&esp;&esp;「留着吧,做个对比,感受更直观些。」

&esp;&esp;刘军附和道:「郭董说的有道理,到时把各镇村的百姓都拉来看,秋播的工作就好做了。」

&esp;&esp;严亮想了想也是。

&esp;&esp;巡视继续,出了示范区,作物开始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esp;&esp;玉米和向日葵面积最大,其次是小麦,最少的却是苜禾1号。

&esp;&esp;严亮一个劲的念叨。

&esp;&esp;「暴殄天物啊!」

&esp;&esp;郭阳却无所谓。

&esp;&esp;正如严亮所说,苜禾1号种子很抢手,去年产的400万斤种子只够播种200万亩。

&esp;&esp;而农业部的计划是每年改良1000万亩盐硷地。

&esp;&esp;种子完全不够分!

&esp;&esp;接下来,郭阳又去看了看牧草加工厂,以及面粉加工厂,就跟着赶回九泉了。

&esp;&esp;又是漫长的旅途,郭阳想着,以后得整架私人飞机。

&esp;&esp;汽车一路飞驶,春天一到,黄色的土地也迎来了绿意,柳树发芽,杏花也挂上了枝头。

&esp;&esp;郭阳靠在座椅上假寐,心神却沉入在了种子商店里。

&esp;&esp;闲着也是闲着,

&esp;&esp;刚好趁这个时间试验一下每种牧草的组合类型。

&esp;&esp;先是看了下自然能量,这段时间,又有了些许增长。

&esp;&esp;811点!

&esp;&esp;郭阳已经分不清是哪个项目带来的能量增长,自然能量的获取机制也始终没研究明白。

&esp;&esp;盐硷地改良,沙漠治理,石羊河流域治理,红崖山水库,退化草地修复……

&esp;&esp;从九泉,到民勤,到甘南,到五原,到乌拉特。

&esp;&esp;不知不觉间,嘉禾在环境修复领域的版图越来越大。

&esp;&esp;郭阳自语着,「811点,全部培育20点以下的白色品种,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