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很合理的理由吗。
&esp;&esp;“随你,不过要去最好快些,开的太久也会让人起疑。”
&esp;&esp;“谁?”
&esp;&esp;青影压着之前被南宫云辞带回来的小姑娘进门来,“小姐、姑爷,这小丫头一直在外面偷听。”
&esp;&esp;两人看向那姑娘。“你带她进来,把门关上。”
&esp;&esp;他们的院子,若非是青影和侍卫防水,这个小姑娘是根本不可能走的进来的。
&esp;&esp;“你特意找上我,究竟所谓何事?”
&esp;&esp;那小姑娘看着她,却一直不肯说话。
&esp;&esp;“若是不想说,也罢,我给你十两银子,你自己出府去吧。”说着南宫云辞就走去一旁拿银子。
&esp;&esp;那小姑娘忽然跪下,“徐大人,您是京都的官老爷吗?”
&esp;&esp;“我是,本官出自翰林院,被陛下安排
&esp;&esp;到九州彻查粮税一事。”
&esp;&esp;小姑娘抬起头已经是满脸的泪水,“阿爹说徐状元妙笔生花,一事一务都是民生,一字一句都是求真务实。”
&esp;&esp;徐京墨不记得自己有九州的好友,他走过去扶起小姑娘,“你阿爹是谁?”
&esp;&esp;“我爹是渔阳知府余成林。”
&esp;&esp;徐京墨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他来九州前已经了解过这边官员的背景。渔阳前任知府余成林是齐武帝三十年的进士,从正七品的知县做起,慢慢升到了渔阳的知府。他的妻子乃是恩师之女,两人育有一女一子,但是余知府被人诬陷贪墨,被关入大牢后自尽而死,他的妻子、孩子也都畏罪自杀。
&esp;&esp;“现任的渔阳知府尤大人与你爹是何关系?”
&esp;&esp;“那个坏蛋是阿爹的下属,他陷害阿爹,还带人杀了我阿娘和弟弟。”
&esp;&esp;第82章 对不上的数字……
&esp;&esp;“为何要害你全家?”
&esp;&esp;“因为所有的田地都是原家的。”
&esp;&esp;简直骇人听闻,天下田地岂能尽数归于一家,“你可有证据?”
&esp;&esp;“有,但是我不知道在哪。爹发现原家之事后,仔细探查,发现渔阳、汝南等地俱是如此,而当地的官员也是知情的。”
&esp;&esp;眼看着九州之地,官商勾结,沆瀣一气,余成林只得想法子给京都递了折子。不久以后,朝廷派了官员来九州视察,可惜这位特使也被九州的官员用银子买下了良心。余成林不仅没能为当地的百姓讨得公道,反倒是害了一家人的性命。
&esp;&esp;南宫云辞让青影送小姑娘回去。
&esp;&esp;“我有一种大胆的猜测,不止渔阳,北边其他地方可能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她在北边收不到一颗粮。
&esp;&esp;“至少官员上下沆瀣一气肯定是真的,不过这孩子也并不完全信任你我。”她进府已经有两个月了,直到现在才说,甚至也没有说完。
&esp;&esp;不过可以理解,余成林的天真害了一家人的性命,这个幸存的女儿不敢再轻信于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她今日愿意说这些,应该是听到他们二人刚才的话,感觉徐京墨没有被当地官员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