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当不错,江南的好风光在京都才是难得一见的,他可没打算在换个地方住。
&esp;&esp;他既不打算摘掉赘婿的名头,也不打算立个清寒的人设。非要活的不舒坦才能证明自己的品行高洁吗,不,那可能只是掩人耳目,谁说天天一身旧袍的人,就不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esp;&esp;赶在报道前几天,徐京墨一行人总算到了京都。
&esp;&esp;一路上,徐子凌都有些忐忑,大抵是近乡情怯。她自幼在京都长大,后来远嫁金陵,再回京都却已经物是人非了。
&esp;&esp;京都是有些变化,但是变的也没有那么多,她儿时喜欢的米糕铺都还开着呢,只不过当年的年轻老板,变的年迈了些。
&esp;&esp;“母亲可要去徐家看看?”徐家的老宅还在,只是没有人了而已,徐天赐曾今想过去修缮一下,可是徐家人都不在了,修了又如何?最终,他只是安排人时常去打扫了一番。
&esp;&esp;徐子凌摇摇头,“等一等吧。”
&esp;&esp;不止是徐天赐无法面对,她亦然。
&esp;&esp;已经是八月中旬了,京都的天还是有些炎热,尤其是这时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穿着长袖长裤,甚至不止一件。
&esp;&esp;好在南宫家不缺银子,每年都会备下充足的冰。
&esp;&esp;徐京墨先去礼部销假,再去翰林院报道。秦卓轩见到他很高兴,“听说你回家就成亲了,倒是没机会去喝杯喜酒。”
&esp;&esp;“下官与内子自幼订婚,早就打算今年成婚,这催回去刚巧遇到个合适的日子。”
&esp;&esp;秦卓轩点点头,“也好。翰林院的新人只你们三个一甲,陛下欲要重修齐武帝的编年史,不过具体的安排还没有定下,你暂且跟着白大人一道修典。”
&esp;&esp;沈腾的父亲是阁老,他被安排在王侍读学士下面,这也好理解,沈阁老曾是王侍读的坐师。有他在,沈腾的日子会过的很轻松,而且会有机会在陛下面前露脸。探花石守信也安排在王侍读那边,因为王侍读手下几个编修都自请外放了,人手不够。
&esp;&esp;秦卓轩所说的白大人是侍讲学士,齐武三十四年的状元,为人端方,才学无双,可惜这人性子执拗,因为看不上齐武帝,就一直待在翰林院里修书。新帝继位后,朝廷内的官员肯定会陆续发生变动,日后翰林院的学士之位恐怕就是他了,秦卓轩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徐京墨多与他有几分香火情。
&esp;&esp;“多谢秦大人。”徐京墨知道他的好意,自然不会不识好歹,不过他还有个疑问,“大人,编年史可会涉及一些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