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和贾珠才一脸疲惫地从外面带回来消息。贾赦的脸上带着倦意,眼睛里布满血丝,他先是让诸位安心,说道当下不关荣国府的事。
&esp;&esp;贾赦简单说了下贾政尚未归家的原因:“二弟同科柳大人,因不愿按太上皇的意思修书,上折劝谏,今日被罚了二十廷杖,二弟和几个同僚见他伤重,在那边看顾他。”
&esp;&esp;好端端的打大臣板子,众人都吃了一惊,莫不是这大人犯了大错?周氏满脸疑惑,忙问:“怎么就挨了廷杖?”
&esp;&esp;贾赦抿了抿干裂的唇,声音略带沙哑地说:“听说昨日太上皇微服私访,去了文渊馆。”
&esp;&esp;“文渊馆?”关氏听着犯了糊涂,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既去了文渊馆,为何要到宫里挨廷杖?”
&esp;&esp;史苗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冷冷地说:“想来是老陛下觉得当场惩戒不够有威慑力,所以换个人多的地。”
&esp;&esp;众人心里明白,这是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
&esp;&esp;可再怎么杀鸡也杀不到与世无争的文渊馆啊?
&esp;&esp;不单是贾府,京城的大人们都对宫里这一出陷入了深深的迷惑当中。
&esp;&esp;再往后,当日的情形才在东拼西凑中渐渐明了。
&esp;&esp;原来太上皇微服私访文渊馆,查阅了前朝史官笔墨,觉得不妥之处,想要修改。
&esp;&esp;负责主持整理前朝史官册页的柳大人刚正不阿,拒绝了太上皇的修改要求。
&esp;&esp;约莫是说话引经据典些,太上皇感受到了嘲讽,最后把人弄到宫里当着大臣们的面打一顿。
&esp;&esp;谁听了都说荒唐,难不成满宫大臣留下来,就为了看太上皇抖威风?
&esp;&esp;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esp;&esp;一贯中庸圆融的林如海也遭了罪。
&esp;&esp;贾政自打柳大人出事以后,脸色一直不太好,天天上班如同上坟,今日更是面如锅底,黑沉沉的可怕。
&esp;&esp;贾政声音低沉地说:“妹夫被罚了半年俸禄,在家中思过三月。”
&esp;&esp;史苗却非常乐观,舒了口气道:“还好是思过,没有被打就好。”
&esp;&esp;贾政长长地叹了口气,满脸愁容:“柳大人被削了官职,上面命他和亲族即刻离京。”
&esp;&esp;要说这皇家办事真是太不地道了。
&esp;&esp;贾赦听着啧啧两声,满脸感慨:“先前不是说他伤得不轻,家里还送过两次药去?”
&esp;&esp;关键柳大人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结结实实地挨了二十杖。
&esp;&esp;百十来双眼睛盯着,行刑的人半点不敢偷工减料,柳大人几乎要被打废了,若不是身子骨历来挺好,等着他的就是血溅朝堂。
&esp;&esp;众人心里都在想,这得是什么仇什么怨?古时候有些造反的藩王待遇都比这好呢!如此行径,显得皇家非常小家子气。
&esp;&esp;贾赦又道:“这不是要人性命吗?怕不是走不出京城地界,就要没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