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整个京城也不单围着甄宝玉转,念叨几次,再怎么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腻歪了。
&esp;&esp;那边甄家说宝玉犯了星宿不宜出门,正和甄宝玉心意,每日在家中静养。
&esp;&esp;只是思及身边原先的丫鬟,遭此横祸,宝玉每每想起,只能留下两滴清泪。
&esp;&esp;也只两滴清泪而已。
&esp;&esp;宝玉不仅被挪出了怡红院,身边服侍的人全部换成老嬷嬷。
&esp;&esp;宝玉天天对着这等鱼目,只能长吁短叹,比起为丫鬟们流下的眼泪,宝玉因委屈的泪水怕是更多些。
&esp;&esp;家中的丫鬟见他如见洪水猛兽,偶尔碰面,恨不得绕着走。
&esp;&esp;宝玉原本最喜亲近女儿家,而今倒是女儿家不愿亲近自己,无限伤感。
&esp;&esp;然而当下越发伤感不只宝玉,还有迎春。
&esp;&esp;原本今年她及笄,是个大生日,早前家里长辈都说好,等她及笄时,给她好好办一场,让她请小姐妹们一起玩。
&esp;&esp;屋里丫鬟乳娘还有姨娘为着她的及笄,早就开始给她做衣裳做鞋子,太太也大方命人给她做新的头面。
&esp;&esp;偏偏出了宝玉这件事,甄家长辈气病几个,虽然往后找了好借口涂抹过去,实际上甄家自个儿做贼最心虚,一时半刻之间,哪里还有脸面请人来?
&esp;&esp;迎春及笄那天,原先交好的几个姑娘诸如黛玉、探春、湘云等,都有心送了礼物来。
&esp;&esp;迎春只敢去太太那边磕了头,和家里姊妹半点不敢玩笑。
&esp;&esp;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大生日,过得还不如往昔,哪怕心中有怨,三房的事,累得其他两房一起被嘲笑,还被御史大人参了几本。
&esp;&esp;但宝玉是元妃娘娘胞弟,心里如何埋怨不满,此刻甄家姊妹一句也不敢说。
&esp;&esp;史苗这边还好,日子过得很充实。
&esp;&esp;就是五月里白湘湘病了一场,吃了许多药才勉强好起来,而后白先生因照管女儿,忧心劳累,等女儿有起色时,自己反而病了。
&esp;&esp;荣国府一大家子人,这个好了,那一个又病了,更有贾赦下马时候不慎崴了脚,将近一月不能沾地。
&esp;&esp;果然五月是恶月,满家子都挤在这一月倒霉,六月过了一半才渐渐好起来。
&esp;&esp;故而七月份的时候,七夕还是其次,尤其中元节,荣国府纸扎也烧得比往昔要多。
&esp;&esp;进到八月里,天气渐渐凉爽些,两个孙媳妇先后隔着两天,一人给荣国府添了一个重孙子。
&esp;&esp;取名的事倒是不用史苗愁,族谱上早就给男丁排满了号。
&esp;&esp;荣国府双喜临门,往来恭贺络绎。
&esp;&esp;过了洗三,也就孩子出生十七八天的时候,凤姐又代表甄家送了一回礼。
&esp;&esp;今年最新鲜的燕窝,还有其他的滋补药材,都是上品。
&esp;&esp;洗三的时候最爱热闹的凤姐就没来。
&esp;&esp;史苗平常喜欢王熙凤,为了讨她开心,甄家能让凤姐来的时候,都会让她过来。
&esp;&esp;故而前几天
&esp;&esp;史苗问凤姐为何不见,甄家媳妇支支吾吾的样子,就在史苗心里留下了怀疑的种子。
&esp;&esp;今日一见王熙凤,脸上虽然敷粉涂胭脂,眼里光彩却不似往日,疲惫不堪,像是被谁吸走了生气。
&esp;&esp;就连头发也没了光泽,头上的金凤钗压得凤姐抬不起头来。
&esp;&esp;哪里还是之前那个杀伐决断的王熙凤。
&esp;&esp;媳妇难当啊!
&esp;&esp;可最近倒也没听说王熙凤生病的消息。
&esp;&esp;看凤姐年纪轻轻,竟然就流露出形容枯槁模样,史苗眼里有几分心疼,关切问她:“凤丫头,瞧着你脸色不好,可是病了?”
&esp;&esp;这句话一问,王熙凤心中动容,几乎当场落下来眼泪,她忍住情绪,勉强笑道:
&esp;&esp;“多谢老太太挂念,早前是不舒坦了几日,而今吃过药好不少,今日见着您,就更好了。”
&esp;&esp;史苗看得出来,王熙凤受了大委屈,拉她到跟前:
&esp;&esp;“你没说实话,可是受了什么委屈,女人家心里不要积气,气坏了伤身子,你还年轻,真气出个好歹,你家大姐儿怎么办?”
&esp;&esp;凤姐前段时日过得日子,说是刀割火煎也不为过,往日她在家中尽心操持,唯恐孝顺不够,照管不到,满家哪个长辈除了责备,哪里说过一点宽慰关怀之语。
&esp;&esp;凤姐当即眼泪断仿若断了线的珠子:
&esp;&esp;“老太太……”
&esp;&esp;史苗冲旁边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将屋里人都赶出去远远的,让老太太和凤姐说话。
&esp;&esp;凤姐要跪下,史苗拉她坐在旁边:“有什么委屈,倒也和我这个老婆子说一说。”
&esp;&esp;凤姐用帕子擦了擦泪,低着头道:“如今家中事多,忙乱了些,于是就病了。”
&esp;&esp;王熙凤肯定没说实话。
&esp;&esp;史苗试探道:“前儿你家衔玉而生的哥儿那件事,我也听了几句,和你也不相关。”
&esp;&esp;听史苗这么说,王熙凤心中的委屈更加翻了几番,喉头哽咽:
&esp;&esp;“原先也不相干,只是当中有两个丫鬟过了我的眼。”
&esp;&esp;“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早一二年的事,我如何知道她们的心。”
&esp;&esp;史苗嗯了一声:“我也是管过家,从媳妇过来的,家里哥儿姐儿身边的丫鬟月例最多,活计清闲,日子最好,故而好些人想谋这个差使,想来那两家必是给了一点好处。”
&esp;&esp;凤姐见史苗全然说中,不由羞愧点头。
&esp;&esp;史苗接着又道:“都说水至清则无鱼,这种事情管家时候,谁没遇见一两件?我也晓得你的性子,若是那两个丫头办事不成样子,你也不会点头。”
&esp;&esp;毕竟出了事折的是把关人凤姐的面子。
&esp;&esp;王熙凤含泪点头:“模样都是好的,针线活计也好,还是家生子……”
&esp;&esp;按说那家里给凤姐的好处,在王熙凤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就是凤姐自己想收揽人心,见丫头人也好,做个顺水人情。
&esp;&esp;偏偏这两个丫头都和宝玉缠上不说,还互相包庇,胆大包天把宝玉的丑事闹到客人跟前。
&esp;&esp;史苗心里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