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竟然向夫人举荐过李家!
&esp;&esp;当时夫人看不上李家,白琪心里还有过一丝不悦,只道夫人大约有些偏见,毕竟李家与荣国府相比家世太过清寒。
&esp;&esp;想不到,夫人当年所言,可谓一语成谶。
&esp;&esp;对待血肉至亲尚且如此,何况儿媳?
&esp;&esp;白琪又不是没当过媳妇,知道其中艰难。
&esp;&esp;徐慧眼圈发红,摇头道:“倘若她还在,也只比我小两岁。”
&esp;&esp;史苗一时不知如何安慰林家夫人。
&esp;&esp;人生那么多个坎儿,依着李家把人洗脑成那样,李家姑娘如此偏执,不是死在这一件事情,也会因为另一件事情绝食身亡。
&esp;&esp;只可惜眼前李家发生的又一次惨案,旁人也探不清,李家姑娘究竟是自戕,还是谋害。
&esp;&esp;可惜金陵城里的青天老爷,万万不会管旁人家务事。
&esp;&esp;……
&esp;&esp;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esp;&esp;今日史苗没把姑娘们强留在身边说话解闷,和林家夫人见过礼,就让她们自己去忙。
&esp;&esp;先生去陪客人,她们不能上课,更有贾媃和贾娴已经是待嫁之人,自然要留下时间绣盖头。
&esp;&esp;贾敏没有消散的地方,给两个姐姐料理绣线,按颜色分成一缕又一缕,整整齐齐排好。
&esp;&esp;“若论摆线的功夫,还是四姑娘最好,比我这个绣娘还麻利。”
&esp;&esp;来帮忙预备姑娘陪嫁的绣娘知道四姑娘是太太心肝,家中宠儿,见贾敏做得好,嘴上抹了蜜似的夸起来。
&esp;&esp;这时候张姨娘端着一盘果子走进来,刚放下气都没喘匀:“姑娘们,李家那件事听说了吗?”
&esp;&esp;几人都歇了手上的活计:“什么事?”
&esp;&esp;“就是上回咱们一起出去看花,湿了鞋袜的李家姑娘和她的两个丫鬟,都没了,外面传得风言风语。”
&esp;&esp;张姨娘把她听来的事添油加醋绘声绘色讲了一回。
&esp;&esp;话音一落,今日来教习的绣娘气愤得骂道:“真是丧尽天良的东西,还是什么读书人家!”
&esp;&esp;忽而想到这是在荣国府几个姑娘讪讪红了脸:
&esp;&esp;“我嘴笨,读书人家和读书人家不一样,那个读书人家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姑娘们且饶我一回。”
&esp;&esp;丫鬟们见她说话嘴快,趁着没惹出大事,赶紧将人赶出去。
&esp;&esp;贾家三姐妹义愤填膺,商量好了去找母亲。
&esp;&esp;史苗这边才送走伤感的徐慧,预备交代媳妇四月份请一回客,让金陵城的人也认一认周芷这个一品将军夫人。
&esp;&esp;外面丫鬟通传声儿刚落下,贾敏和两个姐姐前后进去,给史苗请安。
&esp;&esp;贾敏面有焦急神色,忙问:“母亲,李家姑娘的事,您知不知道?”
&esp;&esp;史苗点头:“赖嬷嬷一早就和我说了。”
&esp;&esp;贾敏愤然:“我们虽和李家姑娘没有多大交情,但好端端一条性命死的不明不白,我们要为她讨个公道。”
&esp;&esp;史苗当然也不想把这件事当没发生,看见几个女儿都那么有正义感,心中甚是欣慰。
&esp;&esp;问:“你们打算如何讨公道?”
&esp;&esp;贾敏道:“我们商量过了,我们要写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