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闷葫芦的状态稍微好些,也愿意说几句话。
&esp;&esp;贾赦回来以后,老二似乎又回到了早前闷声不响的状态。
&esp;&esp;看来古代孩子也有青春期啊!
&esp;&esp;叛逆!
&esp;&esp;史苗故意问他:“老二家的,最近怎么不见你说话。”
&esp;&esp;贾政闷着不答,板着一张脸。
&esp;&esp;看来心情是真不好。
&esp;&esp;贾政身上压力大,他不像贾赦有爵位,如果圣上不赏,贾政只能走科举,最起码要凭本事先过科举那关。
&esp;&esp;年轻,满腔热血,抱负满满。
&esp;&esp;如果史苗现在就告诉他,读了也没用,对贾二爷也太残忍。
&esp;&esp;史苗冲他笑笑:“江南文风盛行,到那边给你物色个好先生,你好好读书。”
&esp;&esp;贾政终于舍得吐口:“是。”
&esp;&esp;……
&esp;&esp;贾赦听母亲的话,再递一份折子上去,宫里马上就允了,在金陵赐府而居。
&esp;&esp;说白了,让贾家把敕造荣国府的牌匾搬到新府邸面前挂着。
&esp;&esp;贾赦袭一品将军爵位,但宫里偏要强调,赐下敕造公府。
&esp;&esp;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esp;&esp;史苗谈不上高兴,甚至觉着皇帝有些小气。
&esp;&esp;荣国府做这么好的榜样,就赏一块牌匾?
&esp;&esp;准确来说就是原先的牌匾挪个地方,都算不上赏!
&esp;&esp;宫里顺带赏下的物件都是常规赏赐,看着值钱的玉如意都有御用造记,不能变现。
&esp;&esp;至于皇帝陛下还赏了一处金陵的宅子给她们娘儿几个,又不是把地契房契都给贾府,任由她们处置。
&esp;&esp;大宅子,还要花钱维护。
&esp;&esp;不划算!
&esp;&esp;然而,现如今最跳脚的人是贾敬。
&esp;&esp;热锅上蚂蚁一般还要强作镇定。
&esp;&esp;看他连喝茶的心思都没有,一碗茶水端起来又放下。
&esp;&esp;史苗:“宫里的意思,敬大爷也该瞧出来了。”
&esp;&esp;贾敬羞恼,红着耳根点头:“婶娘远虑。”
&esp;&esp;史苗摇头,满口都是不敢当:“和我有什么关系,是你叔叔托梦。”
&esp;&esp;周氏今天身子略好点,感念早前婶娘护她,陪着笑:
&esp;&esp;“以后多让珍哥儿过来请安,他们叔侄再亲香几日,往后怕是几年也见不得一次。”
&esp;&esp;史苗程序化的挤出笑容。
&esp;&esp;贾珍还是算了吧!
&esp;&esp;一会儿和贾赦亲香着又生事。
&esp;&esp;史苗只想平平静静带着一家老小从京城滚蛋。
&esp;&esp;史苗转移话题:“我们一去,京城族中大小事,偏劳你了。”
&esp;&esp;史苗一走,京城这边贾家的女眷,周氏最大,不必再被人压一头。
&esp;&esp;周氏不自然的捋了捋荷包上的穗子:“都是小辈该做的,往后金陵城,还不是婶娘操心。”
&esp;&esp;外面丫鬟隔着帘子说贾代儒的媳妇过来。
&esp;&esp;史苗一脸疑惑,和贾敬媳妇对视:“她怎么来了?”
&esp;&esp;周氏凝眉想了想,摇摇扇子,舒展眉头。
&esp;&esp;“婶娘不记得,原先叔叔还在,提过一回让她儿子和珍哥他们一起读书。”
&esp;&esp;史苗真的不记得,原主的记忆中好像也没有。
&esp;&esp;史苗纳罕:“不是有族学在?让他往族学去。”
&esp;&esp;周氏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却没和史苗提,顺着史苗的话:“我也是这么想的。”
&esp;&esp;然后周氏吩咐身边的丫鬟:
&esp;&esp;“她是长辈,原也应该要见,只是今日宫里传旨,不便见人,你去好生给她道恼,改明儿再赔罪。”
&esp;&esp;不多时,丫鬟回来答话。
&esp;&esp;贾代儒媳妇听说今天宫里有旨,只说自己来得不巧,没等丫鬟见着人,早就走了。
&esp;&esp;史苗也松一口气。
&esp;&esp;万一贾代儒媳妇求着要她儿子和贾政一起下江南读书,她要怎么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