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个家伙的价值反而要大一些,却是他原先并不属于德川勇夫的特攻队,而是一名早就潜伏在重庆多年的日本间谍。具体时间已经三年多了,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也正是如此,他的同伴在之后的外来人口登记政策实施后,逃的逃,死的死,被抓的被抓,可是这小子竟是非常幸运的幸存了下来。
&esp;&esp;而他本身就是间谍小组中的最普通的一个成员,也没有什么发报机,电台之类的玩意。刚巧那个时候印币工厂需要人手。而这名日谍分子呢,还真有两下子,能说一口很流利的本地话。
&esp;&esp;并且能躲得过外来人口登记,并不是完全因为幸运,他自己也做了一些措施。他盯上了一个独自生活的男子,身高体型什么的,跟自己很像。就连长相也有三分相似。
&esp;&esp;是以这小子将这个跟自己很像的人杀死,冒名顶替夺取了对方的身份。但是毕竟左邻右舍的也不可能完全不认识啊,因此他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正巧赶上了印币工厂需要人手,他又识字,直接就进去开始当上了工人。
&esp;&esp;印币工厂需要的长期工,而且还不能轻易出厂房,这一点正好是他需要的。可以说他又是幸运,能力也有,因此直接彻底的将后遗症躲了过去。
&esp;&esp;这一干就是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时间。这么长时间他自己又特意的隐藏自己的身份,干活自然就非常踏实,这一下子还让印币工厂的一个主任赏识了起来,让他当了一个小头头,算是有了点权利。
&esp;&esp;而这小子毕竟是小日本的间谍,间谍失联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因此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重新和总部取得联系。
&esp;&esp;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小子开始频频和厂子里的人,处好关系。包括里面的警卫人员,没事就让他们帮忙外出捎回来点好吃好喝的……
&esp;&esp;第902章
&esp;&esp;将这些吃喝买回来的后,他还不独,跟警卫连的人啊,同事们啊,休息的时候一起吃喝。
&esp;&esp;就是这样,长时间下来,他自然就更加让人放心。是以其中一天不忙的时候,他请了个假,竟然真的被批下来了,但只有一天时间。可要知道啊,对于受过专门训练的间谍,一天时间能够做的事情就已经非常多了。
&esp;&esp;于是他回到了城里,名义上是汇款,让在外地的亲友注意查收。但实则是发电报,跟总部的一条备用联络方法。将印币工厂的信息,以及怎么样联络自己的,用暗码发了回去。
&esp;&esp;那说这么多信息,发这么一大串,他不怕被人怀疑吗?他当然怕,所以他自然使用了手段。什么手段呢?那就是精简,再精简。印币工厂里面的布局啊,走向啊什么的,这些基本都不用说的。因为他只需要告诉总部,来的人用什么办法跟自己接头就好了,到时候自然会有自己领着对方进去。自己熟悉就完全可以了。
&esp;&esp;所以这封电报算不上超长的,另外,他本来用的就是汇钱的名义,所以上面有数字之类的,也不会让人生疑。而且这个计划是他进入厂房就开始有了的,多长时间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就算他不是个高手,但是一个计划,在心里默默的打磨三年之久,这都绝对是精品计划了。
&esp;&esp;但这个内鬼,也只是联络了总部,并且告知如何让人找到自己,并且自己可以带着对方去将印币工厂摧毁。至于剩下的他就不行了,毕竟已经三年多没出来了,外面是个什么情况,他只能从警卫连的人口中,侧面稍微了解一下,还不敢深问。
&esp;&esp;所以说,剩下的情况,特攻队怎么来的,怎么隐藏,怎么声东击西,又如何得到燃料,运输车辆等等这些,自然就不是内鬼策划的了。而是来源与小日本在南京成立的前线情报本部中的高手。
&esp;&esp;当然,现在不管怎么说,内鬼反正是落网了。印币工厂的招工组据说被上峰狠狠的批了一通,责令立刻重新制作招工的各种规章制度,以避免下回类似的事情发生。但也只是如此了,毕竟这个内鬼在印币工厂几年的时间,但却没有造成什么真正的损失。所以通报批评一下就可以了,不至于上纲上线。当然,当时招工组的小组长被撸掉了,当个背锅侠也是免不了的。
&esp;&esp;这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基本上完事了。能抓的基本全都抓了,不能抓的也只是小日本的南京前线情报本部的人了。
&esp;&esp;不过知道内情的人,范克勤,孙国鑫,华章,以及范克勤的秘书庄晓曼知道,事情可没告一段落,因为范克勤现在反而因为这件事情,盯上了小日本的前线情报本部。是以这件事依旧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
&esp;&esp;因此这几天,范克勤基本都窝在办公室内,接收各种情报。华章审问的几个日谍,从他们口中知道的前线情报本部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徐世鹏通过他们的口述,画了各种各样的素描图,包括前线情报本部的内部构造,街道情况,外表情况,以及前线情报本部的最高长官,那个叫近藤英世的大佐。
&esp;&esp;还不单单是从这些被抓的日谍分子口中了解到的信息,安全局南京分局的调侦组的人,也在秘密的进行调查,不过由于他们必须要完全保证他们的行动,不能被小日本前线情报本部的人发现,因此调查进度比较缓慢。他们从外围观察了前线情报本部的巡逻状态。附近街道的巡查,以及时间间隔之类的。另外,还有前线情报本部内部的两个人,一个叫山口翔,还有一个叫做渡边一丰。
&esp;&esp;山口翔在范克勤看来,不太重要,对方是个少尉,是前线情报本部的一个……怎么说呢,采购干事一类的角色。专门负责一些蔬菜,肉类,之类的食材采购。几乎每天都会在市场转悠,然后用车子拉回去。
&esp;&esp;另外一个渡边一丰,是个少佐。南京安全分局的调查人员,从侧面打听到,这个人,极可能是前线情报本部的一名参谋。之所以南京安全分局的人汇报时,没用肯定的语言,用的是可能这类的词汇。范克勤还是比较理解的,因为这可能是无意中听来的。毕竟他们现在也不敢深入调查,万一被对方发现了,那就操蛋了。
&esp;&esp;但南京安全分局提供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是,小日本的前线情报本部是没有什么院墙的,他是和街面上的其他建筑连结在一块的。这一点,从德川勇夫等人的口中也能够被证实。
&esp;&esp;这一天,范克勤正在研究这些情报的时候,庄晓曼快步走了进来,将一份加密的长电文,交给了他,道:“处座,厦门密电。”
&esp;&esp;范克勤接过后,道了声“好。”等庄晓曼出去后,他拿过密码本开始意译起来。随着一边意译,他也就随之明确了对方的电文内容。
&esp;&esp;原来,上次厦门分局的人传来信息说,小日本在厦门正在加紧修建码头。范克勤让他们密切注意此事,以及展开调查。
&esp;&esp;现在经过了这么一段时间后,厦门分局终于弄清楚了小日本修建码头的目的。当然,平常人看来,修建码头肯定就是停船呗,这还用调查?废话!你知道是临时停靠啊?还是军舰停靠啊?是临时性质的,还是要弄个海港啊?是民用还是军用?你不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