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本身就是之前没怎么联姻的部族。
&esp;&esp;换言之,可能就是势力不大或者位置不好,比较辛苦的地方。
&esp;&esp;至于为什么在十六格格这个身份上这样主动,有两点原因胤禑觉得比较重要。
&esp;&esp;一是甄楣成为十六格格之后体现出的能力,虽然她并没有正面出现在这些人面前,但是从敦恪公主的转述,康熙的夸奖中,不难得出这是一个有想法之人的结论,这种家底子不厚的地方不会介意有一个厉害的女主人。
&esp;&esp;二是,康熙出生的女儿不少,活到大的可不多,目前十六格格是唯一的选择了,之后康熙未必还能有女儿出嫁,看康熙的态度对这个十六格格又比较亲近,显然娶了她会和宫里的联系更密切。
&esp;&esp;不要小看这一点,就算看着都是差不多的待遇,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亲近的人自然更好说话。
&esp;&esp;至于为什么会在这一次试图定下亲事,可能也有几家互不相让的原因,最开始只是某一个人提出定亲,后面就都卷上了,不仅要定,还希望能现在就定。
&esp;&esp;出现在康熙面前语出惊人的,已经差不多是优胜者了,他们……
&esp;&esp;不甘心。
&esp;&esp;定下一桩名义上的婚事是有好处的,起码身份上就是康熙的亲家了,这里面的东西胤禑就算懂得不多也能够猜到一点。
&esp;&esp;人已经没了,并不耽误正常的嫁娶,又能有个好名头,付出的只是一个妻子的名分。
&esp;&esp;至于这种明晃晃的目的为什么敢说出来,不过就是掂量过觉得皇帝对这个女儿有些感情,夭折的孩子没有单独的坟茔,出嫁后就不一样了,无论年纪都可以归葬男方。
&esp;&esp;这一家子就是赌这个可能。
&esp;&esp;弄清楚之后胤禑心情很复杂,忍不住想甄楣知道了会怎么想,但他现在根本没办法联系上甄楣,更不知道系统是不是按照迷糊的约定给甄楣完成了转移。
&esp;&esp;但他到底也顾不上,胡风给他写信,说了很多牵扯到杂志的东西。
&esp;&esp;京中的讨论和对传教士的兴趣不提,这并不是什么大事,胡风说的是盗印。
&esp;&esp;杂志销量和提成挂钩,胡成自然会关心,杂志的生意其实生命周期很长,时下的人们并没有非要最流行看最新一期的要求,不少商贩看它在镜中有热度,会买一些捎带去其他地方售卖,这也是重要的收益来源,所以发觉出现了盗印时,胡成自然觉得不可以,找他来讨个想法。
&esp;&esp;但盗版这个事,就是现代也无法解决,胤禑也没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