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命在我 第17节(2 / 3)

形,写得手都酸了。

&esp;&esp;等一整张字临摹完,她气闷地扔下毛笔道:“这字形应当简化,不仅不便书写,连认字都如此困难,实乃累赘。”

&esp;&esp;元慈讶异道:“悯儿也如此认为?”

&esp;&esp;“也有其他人认为字该简化吗?我要将此人引为知己!”商悯大喜道。

&esp;&esp;元慈噗嗤笑了,“右相大人便是这么倡议的,可惜遭到各地学宫的反对。”

&esp;&esp;“是姑姑?此举明明大有裨益,人人都能识字,人人通古博今,武国何愁不兴?”商悯费解道。

&esp;&esp;“我们如今用的这字,是从百圣临朝的年代流传到今日的,被称为篆文,虽复杂原始,但据说有沟通天地之能。可惜百圣的时代已然逝去,世上早没有圣人了,什么沟通天地之能?多半是编出来的。”

&esp;&esp;元慈有自己的见解,不急不缓地对商悯道:“悯儿你可知道,当今凡是王公大臣之后,基本都对外称自己的祖先是某个圣人,就算祖先不是圣人,硬扯也要扯上点关系,如此得位才正。既然这字是圣人流传下来的,圣人之后当然要好好用着。上面的守旧不革新,下面的又忙着耕田种地,不通文法,字如何能变呢?”

&esp;&esp;商悯经姐姐这么一点拨就想到,文字不革怕不止是守旧的缘故,这文字也是上层阻断下层往上爬的手段。

&esp;&esp;但她很快又想,朝鹿的小学宫是有平民之后的,武国的阶层晋升之路似乎没有被堵死?

&esp;&esp;商悯这么想便这么问,元慈当即细细答道:“这政令是右相大人十年前担任‘司典’一职时颁布的,武国各地书院不少,书院之中富家子弟居多,只因学生需得到七品官员以上的举荐信才能进,赵大人免了各地小书院的举荐做法,让普通出身的孩子进书院进得容易了些。”

&esp;&esp;但也仅仅是进得容易了些。

&esp;&esp;“司典”一职,顾名思义是掌管各种书籍,相当于图书管理员和教育部部长的结合体,属于正三品官。

&esp;&esp;元慈还跟她讲共有九司,分别是司典、司马、司农、司律、司吏、司礼、司户、司工、司灵。各个官员各有其职,商悯大抵理解每个官员负责大致是什么工作……就是这司灵,到底是主管什么?光从名字也看不出来,元慈姐姐也没有细说。

&esp;&esp;商悯嘀咕:“我姑姑颁布这个政令,怕不是被骂得狗血淋头了吧?不过我父王一定是支持姑姑的,不然这政令也推不下去。”

&esp;&esp;从这一点看,商溯与赵素尘能当金兰兄妹是有原因的,二人政见相同,所走的是同一条路。

&esp;&esp;“那是自然。”元慈道,“小书院的准入门槛降了,朝鹿小学宫也是。小学宫不比书院,能在这儿学习的要么学识过人,要么出身贵重。进小学宫不需举荐,只需通过考试和面试。”

&esp;&esp;商悯愣愣道:“这规则……听起来好亲切。那当官也是需要考试吗?”

&esp;&esp;“当官需举荐,如今朝堂上微贱出身的官员有是有,但是少,得势者有,但更少。”元慈笑道。

&esp;&esp;“要是一大群耕田种地的平民通过考试在朝堂上与各方官员平起平坐,那岂不乱了套?”她忽而一笑,“不过我觉得呀,我们赵大人倒真想这么干呢。”

&esp;&esp;商悯听罢,不禁感慨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姑姑还真是……前卫。

&esp;&esp;可想而知,这些政令的推广一定会遇到诸多阻力,其间的利益拉扯定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理清的,不然也不会十年过去才开了个小头。

&esp;&esp;不过好歹算是开了个头,万事开头难,今后的武国朝堂,也不知会变成什么光景。

&esp;&esp;“其他诸侯国也有这么干的吗?”商悯好奇地问,“我姑姑是第一个提出考试选拔官员的人吗?”

&esp;&esp;“我们这位赵大人,可不是第一个提出此法的人。”元慈道,“有本作者不详,不知从什么年代流传至今的《科举法详解》便记载了这种办法,可惜此书一问世就被各诸侯国列为了禁书,我也是听父亲提过一句,就连我父亲也没看过这书呢,世上流传下来的不过只言片语。”

&esp;&esp;商悯道:“真想亲眼看看……”

&esp;&esp;元慈笑笑,道:“我记得百年前有个小国名叫邹国,其国主想要推广科举法,结果邹国宗室合谋反叛,鸩杀了国主,后来各国出兵,把邹国给灭了。当今大燕,早已没有邹国之名。倒是有些消息,说《科举法详解》是邹国主所作,也不知是真是假。”

&esp;&esp;商悯哽住。

&esp;&esp;她有些怀疑这位倒霉邹国主是位穿越者……或者说游太虚者。只是比较不幸,想要效仿其他穿越者干一番改天换日的大事业,却被现实无情击垮。

&esp;&esp;政治毕竟不是儿戏,一步行差踏错,就会是万劫不复,更别说科举法的步子实在是迈得太大了。

&esp;&esp;元慈将商悯一上午写的字一页一页看过,鼓励道:“悯儿进步神速,再过几日,读书应当无碍了,之后细心练字就好,字可是一个人的脸面。”

&esp;&esp;商悯脸一红,小声应好。

&esp;&esp;她的字宛如鬼画符,实在是不堪入眼,元慈姐姐的勉励之言相当委婉了。

&esp;&esp;“姐姐留下来一起用午膳?”商悯道。

&esp;&esp;“不了,我答应了爹娘要回府呢,下次吧,悯儿妹妹,我们明日见。”元慈微微行了一礼,退出璇玑殿。

&esp;&esp;商悯这位元慈姐姐不仅为人和善,而且学识也好,一些观点很有见地,定然是被细心培养过了。

&esp;&esp;若说元慈和商允这对亲姐弟有何不同,商悯会答,元慈更有分寸感,言语亲切柔和,但是很懂得与她保持距离,既不会过度靠近,也不会让人觉得疏离。

&esp;&esp;商允就不是这样了,他见到商悯时还想上手抱她呢,可能是从前笑闹惯了,他对商悯就没什么忌讳之处。

&esp;&esp;元慈明显比商允要成熟一点。商悯观商允言行举止,觉得对方是真把她当亲妹妹,可是元慈……商悯敏感地意识到,这位姐姐更多的是拿她当大公主。

&esp;&esp;午膳丰盛,商悯学了一上午早就饿了,看着桌上的红烧鱼和焖羊肉食指大动,高高兴兴地多吃了一碗饭。

&esp;&esp;下午她可是要去习武的,要适当多吃一点,不然没力气练。

&esp;&esp;待午膳结束她歇了一个时辰,便赶往演武场。

&esp;&esp;杨靖之已在演武场中等候。

&esp;&esp;他卸下了一身盔甲,穿收袖束腿的轻便装扮,身姿挺拔,瞧着很是利落。

&esp;&esp;一见商悯,他就躬身道:“大公主。”

&esp;&esp;“免礼。”商悯直接上手拽了一下杨靖之的胳膊,在他微愕的眼神中道,“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