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见到烟火的机会确实有限,喜欢也不足为奇。
&esp;&esp;如是想着,封令铎心头不禁浮起一丝酸涩,一时又有些失神。
&esp;&esp;“郎君?”耳畔一个沙哑的声音将他唤醒。
&esp;&esp;封令铎转头,看见花炮行的掌柜一脸狐疑地看着他,倾身问询到,“郎君可是要买花炮?”
&esp;&esp;“嗯,”封令铎微笑颔首,扫一眼掌柜铺子里的花炮道:“这些,全都要。”
&esp;&esp;“啊?!”掌柜闻言惊愕得下巴都要掉了。
&esp;&esp;封令铎却浑不在意,从腰间取出一张银票推给掌柜,兀自补充,“晚上戌时正刻前,帮我送去南浦溪拱桥。”
&esp;&esp;片刻呆愣后,掌柜立马叠声应是。
&esp;&esp;封令铎转身出了花炮行,天边一线青黑的云层,似乎是快要下雨的征兆。
&esp;&esp;一个卖伞的货郎见状凑过来,笑着提醒他,“晚上恐是会下雨的,郎君要把伞吗?”
&esp;&esp;封令铎一怔,而后轻轻将腰间那只张牙舞爪的香囊,端端正正地摆弄到身前,转头对那货郎笑着道了句,“不必。”
&esp;&esp;
&esp;&esp;雨声淅沥,菱花窗外的廊檐水滴成帘。
&esp;&esp;姚月娥将匣子里的撇口盏递给薛清,侧身拨亮了桌上的纱灯。
&esp;&esp;葳蕤烛火下,薛清手里的那只釉盏色泽莹亮,其上分布着密密层层的银光细纹,犹如雪兔毫毛,从盏底一直覆盖到口沿,斑纹清晰、干净、层次丰富……
&esp;&esp;饶是见惯了瓷盏精品的薛清也忍不住惊叹,目光炯炯地盯着手中杯盏,欢喜道:“确实是上好的银兔毫,薛某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如此精妙的釉色了。”
&esp;&esp;作品被人夸奖,姚月娥自然是高兴的,她有些羞赧地问薛清到,“那依薛老板看,姚家的兔毫盏比起乌金盏怎么样?”
&esp;&esp;薛清看破不说破,半笑着转头瞧她,明知故问,“姚师傅自己觉得呢?”
&esp;&esp;姚月娥当然不客气,逮住机会理直气壮地道:“我觉着这兔毫盏可比乌金盏好了不止一点,简直巧夺天工、精美绝伦,是不可多得之珍品!”
&esp;&esp;薛清闻言轻哂,坦言道:“知道了,你的兔毫盏,我这次会托人一并送入上京。”
&esp;&esp;“好的好的!”姚月娥高兴起来,“多谢薛老板提携!”
&esp;&esp;薛清笑笑,眼神落回手里的茶盏,问姚月娥道:“听说你为了烧制兔毫盏,还改良了窑炉结构?”
&esp;&esp;“嗯,是的。”姚月娥不隐瞒,坦然道:“以前的龙窑结构导致燃烧温度不够,所以我把出风口从上面改到了下面,这样一来窑内炉火会因为气流,在触及窑炉顶部的时候,再折返底部。温度便能在窑炉之内保存更好,更能达到兔毫盏所要求的高温暗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