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年代文里做极品 第230节(1 / 2)

祝成蹊:“……”

一大早的吃这些好吗?

事实证明挺好的,因为祝成蹊又又又吃撑了。

尤其是锅包肉,有点酸但又不会很甜,真的太合她的胃口了,吃了就停不下来。

饭后,两人就窝在狭小的房间内看资料。

十点半的时候,周杭生又说回去做饭。

祝成蹊虽然认可周杭生的手艺,但实在不好意思让他这样从家里做了饭带过来,这样也显得她太好吃且不懂礼数了。

周杭生也猜到祝成蹊会这样,所以才一大早带锅包肉过来。

他也不强求,而是和祝成蹊一起吃国营饭店。

接下来几天,他俩就一直这样一起看资料一起吃饭,他也顺便见证了祝成蹊学习能力有多厉害,心里最后那一根悬丝也彻底放下来。

周雨晴他们会议结束的时候,祝成蹊他们也学的差不多了,便跟着她一起回苏南。

周雨晴一见到祝成蹊就忍不住将她上下左右都打量了个遍。

在她眼里,祝成蹊比报纸上的更好看些,虽然面相上看起来很稚嫩,但眼神清澈机敏,人也落落大方,对于她的打量也不闪不避,甚至还敢主动打量她,是个胆子很大的小姑娘。

按理说她是周杭生的姑姑,就算祝成蹊和周杭生的关系没有完全挑明,祝成蹊见她也算是见家长了,不说她要多恭谨,怎么也该有点年轻女孩的羞涩或者谦虚的,但她也没有。

她不仅没有,甚至反而还在研究她。

倒像是通过研究她来判断周杭生背后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合适她一样。

周雨晴自己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性格,自然就格外欣赏祝成蹊的这种大胆且有主见的,第一面就心生好感。

她看了周杭生一眼,倒是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喜欢祝成蹊了。

不过她也不是那种公私不分的性格,所以也没有提他俩的关系,更没有帮周杭生说好话以及打听祝成蹊具体情况的意思,开口直接问的就是他们的资料看的怎么样了,有什么问题没有。

周雨晴做了好几年的销售主任,和外国人也打过几次交道,外语方面也还可以,因此一路上也没少考量他俩。

直到确信两人没什么问题后,她才稍微放松了些,然后又开始给他们讲苏南第一服装厂现如今的情况以及这次广交会的目标,还有就是此次过来的客商的一些基本资料,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周雨晴了解周杭生,对于他的学习了能力没什么惊讶的,但是看到祝成蹊完全不下于他的时候,她对祝成蹊再次高看一眼,开始觉得周杭生不仅仅眼光好,运气也不错了。

一路不得清闲地到了苏南第一服装厂后,祝成蹊和周杭生又被周雨晴赶到这次一起过去的工作人员屁股后面学习,必须要对他们的每一种产品都烂熟于心。

祝成蹊也见识到了苏南第一服装厂为什么被称为南边第一,甚至傲视全国。

不仅仅是这个厂足够大,有着除种植棉花之外的全套纺织、染色以及制作的生产线且还是目前国内外都算最先进的生产线,还因为这个厂里的产品比现下市面上的东西更大胆一些。

祝成蹊还在里面看见了一些大尖领的衣服。

她要是记得不错的话,这类衣服好像在国外也才刚流行起来不久,没想到苏南一服竟然这么赶潮流。

大概是她看这类衣服的时间有点久,周雨晴看见了就问道:“你喜欢这类衣服?”

祝成蹊就说:“看起来挺特别的。”

周雨晴就给她解释这是外国人的喜好,也是他们厂今年的一大突破,话语里满满都是想靠着这个设计赚钱的展望。

她还问祝成蹊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祝成蹊摇摇头,暂时没多嘴说她觉得这些衣服表面看上去是在赶潮流,但是在做的时候又太板正了,虽然符合国情但是却并不一定符合外国人的审美,大概并不一定能完成周雨晴预计的赚大钱计划。

因为在她眼里这些衣服属于赶潮流失败的产品。

而后,祝成蹊又看见了旗袍。

苏南第一服装厂的旗袍生产车间还挺大的,有机器也有人工的部分。

机器赶制的都是一些普通面料的旗袍,而手工的都是高级丝绸、纱类这样的面料。

祝成蹊原本以为自己看见的还会是普通没版型的旗袍,但是没想到这里的旗袍设计还挺好看的,尤其是一些纯手工制作的,更是惊艳的不行。

不过旗袍出口也是苏南一服的特色,这么多年也一直主攻国外市场,没被国内影响应该也是正常的。

看完苏南一服的基本情况后,祝成蹊他们也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

这是一辆去参加广交会的专列,只会在一些大城市停靠,并且每次停靠都会上来一批同行。

周雨晴这一路上也没少带着他们认识了不少其他地方的参展企业的人。

到广州的时候是十三号,距离广交会正式开始还有两天。

随着国家这两年情况暂缓,来广交会的客商越来越多,不仅那些外商的吃住是问题,祝成蹊他们这些本地参展企业的吃住也很紧张。

尤其是住宿问题。

尽管苏南一服厂子不小,每年也赚了不少外汇,但也只分到了两个房间,男性一间,女性一间。

这是祝成蹊完全没想到的情况,好在现在广州很热,打地铺也没什么妨碍。

简单收拾一番后,他们就要去展馆看看情况,先熟悉了解一番。

路上,来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仔细介绍了一番今年的变化。

最初,广交会地点是在中苏友好大厦,后来连续搬迁过两次,今年又重新搬回到原中苏友好大厦,现被扩建后叫做流花路展馆。

工作人员还指着上方的题字一脸自豪地介绍说是郭沫若先生题的。

到了里面,祝成蹊又看到早就摆的差不多的展厅。

一路看下来,里面的东西主要是农副产品、轻工业品以及传统工艺品。

苏南一服在轻工业品类。

祝成蹊他们是后来了,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工作人员先过来,并把整个展位都收拾摆放好了。

周雨晴又带着人重新检查收拾了一番,才让人继续守在这里,自己则去观察其他过来参展企业的具体情况,尤其一些对手企业。

祝成蹊他们也被她撵走,让他们四处走走看看,学习观察。

刚才只是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这会儿,祝成蹊自然开始认真溜达,看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祝成蹊原本以为这时候的广交会的展品都比较沉闷,像苏南一服那样稍微有特点一点的少之又少,但是没想到不仅在展馆里面素雅高贵的瓷器,流光溢彩的刺绣、屏风,竟然还在里面看见了卖相思鸟、鸳鸯、鹦鹉、画眉、观赏虾、中华鳖等等特产。

还有像纸伞、漆器、剪纸、泥塑木雕之类的手工艺品。

她之前关注的绒花也在其中,只是这些本该大放异彩的技艺都保持着一致的特性,有点鸡肋的感觉。

祝成蹊决定之后重点关注这一类产品的售出情况。

等将展馆赚的差不多了后,祝成蹊又往外走。

还不到展会正式开始的日期,外国友人进不来,但是并不妨碍想要交易的双方在展馆外面进行亲切友好的提前了解和预定交易。

尤其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这个时期尤为重要。

祝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