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今上厌烦了当今皇后,这个规矩也从未坏过。
至少不会在初一十五去其他妃子的宫中,这分明就是打皇后的脸,还不如把她废了来的痛快。
周疏宁满是心疼的看着太后,问道:“所以,您后来才会将当今皇上认作义子,领回宫中吗?”
太后却微微怔住,摇了摇头道:“不,不是我的主意,是有人给我的建议。其实宫里的人都忘了那个孩子的存在,如果不是我去查起居注,也忘了皇上曾经宠幸过一个小宫女,而那个小宫女出宫的时候就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她当初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想独自一人把这个孩子养大。虽然我不明白,分明她如果告诉皇上就能拥有泼天的富贵,诞下皇子至少也能封个嫔位,她却选择了什么也不说。如果不是后来有太监来报,他可能这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宫外有个儿子。可惜后面状况百出,他始终也没有机会把孩子接回来。直到朝局稳定下来,国事繁忙的他也一直没想起这件事。至于其他人,人人皆以贵妃马首是瞻,她的儿子也已被封为太子,又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提那个宫外的皇子。毕竟那个皇子和贵妃的孩子差不多大,听说读书和明事理都优于常人,那会是个强有力的对手。”
听到这里,周疏宁的心里产生了些许怀疑:“哦?那是谁给太后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