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三章 虚幻的现实(2 / 3)

风满面。

“好的,仁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本来就一直在合肥嘛,听说你在拍戏,就过来看看你。我们好久没见面了,好歹还是一个城市的呢。”

“是啊,是啊。”好不容易碰上一个不是记者的熟人,也让苏菲有些开心。“仁哥在做什么呢?”

“没忙什么,没找到工作,天天就是混呗!”

“仁哥没找女朋友吗?”

“哈!连工作都没有,养活自己都困难,哪儿还能找女朋友啊!”黄德仁冲苏菲眨眨眼,“倒是你,和张俊一起幸福吧?”他压低声音问道。

苏菲脸红了。黄德仁笑了起来,“不打扰你休息了!累了一天,我走了。反正你在合肥上学,以后有空我来看你。你现在成广告明星了,到时候不会不认得我吧?”

“仁哥,我的记忆力很好的。”苏菲笑道。

“哈!开玩笑的了!我走了,再见!”

“仁哥再见!”

黄德仁步出了热闹的宾馆大堂,把一切喧嚣都甩在了深厚。同学李延现在上了电视,已经俨然是一个知名记者了。如果有年度十佳体育记者评选的话,单单只是发掘并制造出张俊和杨攀在国内的轰动效应,就足以让他名列榜首了。

而自己呢?自从从学校毕业以来,一直没找到什么正经工作,总是干一段时间,玩一段时间,得过且过每一天。是啊,到现在连个女朋友都没有,都快三十的人啦!

看着路边的书报小摊,他喃喃道:“也许我真该找一份工作了……”

※※※

两天后,这条投资二百万(不包括请张俊和杨攀代言的费用,纯制作费)的广告片终于拍摄完毕。剩下的工作便交给香港的后期制作工作处理。苏菲将会回到洛阳继续她的暑假,而张俊和杨攀则要马不停蹄地赶到四川成都,毛家湾训练基地。去那里参加一个星期的国奥集训,再然后他们回到洛阳收拾东西,和亲人朋友告别,返回荷兰。再从荷兰飞赴意大利,那个时候华芳估计已经将两人的转会搞掂了,他们去便是最后签字和体检了。

一个夏天就在忙碌中过去了,他们将迎来自己在“小世界杯”的首个赛季。

※※※

记者们从洛阳追到燕京,又从燕京追到合肥,再从合肥追到成都,从双流机场经成雅高速,一路追到浦江。他们向人们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张俊和杨攀来了!”

毛家湾训练基地,邱素辉带领的中国国奥队从炎热的燕京转移至此,进行他们与叙利亚国奥队比赛之前的第二届的集训。

本来张俊和杨攀是不需要来国奥的,但是邱素辉还是希望两人来和大家熟悉一下。名声在外并不利于他们融入球队,只有融入球队,让大家真正了解他们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形成默契。默契不是靠训练出来的,而是在一起生活培养出来的。

封闭集训有一千条不好的理由,却有一大好处。便是让本来十分陌生的一群人,很快的熟识起来,从而形成有效的团队与个人默契。

※※※

“我告诉你们,张俊和杨攀要来了啊!你们准备好了吗?到时候找他们签名啊!呵呵!”

“切!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还要做得这么神秘!你才知道啊?他们现在都已经在邱教练的办公室里面了。”

“不会吧?这么快?完了,完了,我得赶快去找相机!”

※※※

邱素辉在办公室里面用拥抱迎接分开半年多的两个爱徒。“你们又结实了不少!”

“呵呵!张俊和杨攀前来报道了,邱教练!”

“来吧,国奥的11号和7号我都给你们留着呢。”

三人落座,邱素辉首先关心起老师的情况:“老头儿怎么样?”

“挺好,拿了荷兰杯他也很兴奋。而且塞斯(科泽尔)又同意续约一年,球队状况一切良好吧。”

“说到荷兰杯,拿到冠军有什么想法?”

“离开球队是肯定的了,但是走之前为球队拿一座奖杯回来,也算是报答了教练吧!”杨攀说着,张俊则在一边点头。

“你们也终于要踏上世界级球星之路了,意大利联赛对进攻球员很苛刻,成功不容易。要多注意啊,对了,身体状况如何?”

“一切良好,没什么问题!”

“很好,呵呵!你们健康我就放心了,在这里呆一个星期,我不会安排什么高强度的训练,你们主要是和队友们多接触,培养默契。以后你们回来的时间很少,和队友们合练的机会也少。所以趁现在熟悉熟悉大家,对以后你们的比赛会很有帮助的。”

“是的。”

“下午训练去见见队友,然后就回去休息吧,这些天又是做访谈,又是拍广告,累了吧?”

“不用了,教练。”张俊说道,“我们没有问题,歇了一个多月,脚都痒了。”

“哈哈!好,我尊重你们的意见!”张俊和杨攀的到来,让邱素辉心情很不错。能遇到荷兰的熟人很令人高兴,他一点都不担心张俊和杨攀融入球队,因为作为最先理解他训练方法和技战术思想的两人,他们会在国奥很快找到熟悉的感觉的。

※※※

下午的毛家湾天阴了下来,刮起了微风,给闷了几天的训练基地带来了缕缕清风,这是否意味着张、杨二人的到来也为国奥带来了缕缕清风呢?

张俊和杨攀已不再需要介绍,在国奥的队员一定都会熟悉他们的事情,他们是中国同龄球员中的翘楚。当然那个已加入了巴西国家队的卡卡要排除在外,他像坐火箭一样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无数中国球员一生的梦想。

张俊和杨攀并没有像不少人想的那样,因为迅速成名而摆起了架子--实际上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在中国稍微有一点名气的年轻球员都会翻脸不认人,忘了自己姓什么--他们仍然面对一群陌生的队友羞涩地笑着,从一些比如挠头一样的小动作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未曾改变。

邱素辉的介绍也不是那种郑重其事地像介绍某位嘉宾的感觉。也许你在俱乐部是明星,或者在地方队连替补都打不上,但在国奥大家都是一样的。表现不好名气再大也要去坐冷板凳,表现优异即使毫无名气,我也敢让你首发出场。

※※※

第二天举行的一个小型对抗赛中,邱素辉想看看张俊杨攀与球队的默契程度,顺便近距离考察一下张、杨二人在他走后,水平又提高了多少。

实际上,这样的队内比赛经常进行。邱素辉发明了一种训练方法,除了正常的各项技战术训练外,如何在长时间的封闭训练中让大家保持一贯如一的热情,这是让不少教练都头疼的问题。但邱素辉做到了,他将三十五人分成三支十一人建制的球队,每个周末会举行三支球队之间的联赛,这其中有一支球队两天内要连打两场比赛,但是因为比赛时间只有六十分钟,因此不会对体能造成什么太大的负担。联赛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之后,会有积分排名,获得冠军的球队会有奖励--一天额外的假期。

为了让更多的球员可以互相配合,邱素辉还规定三支球队在联赛各个阶段之间的“休战期”必须互相进行“球员转会”。当然这转会是不涉及到钱的,只需双方达成协议,然后签一纸合约,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到“联赛委员会”--邱素辉的手里备案,转会即可生效。

对于每个阶段获得个人及团体荣誉的,邱素辉也会有与之对应的各项奖励。比如“赛季最佳射手”会拿到一个小巧的铜制射门靴--“金靴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