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四十九章 资本家也是有底线的(2 / 5)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腾确实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听着。

听不到徐腾的回话,郑总又想了想,做了决定,“那我们就明天下午见面吧,我下午3点在办公室等你和老李,你放心,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我知道,我懂!”徐腾的心情有一点点的小沉重,因为当初接盘这些国内的银行股时,华银财团和徐家都牺牲了不少筹码。

在国际资本市场,很多东西不是你有钱,你想买,你就能买到的,你手里要有东西交换,这就是筹码。

徐腾将电话挂了之后,随即就给身在沪州的李达霄打电话,让李达霄连夜安排专机过来,明天一起去和郑总谈判。

哪怕是对华银财团而言,这也是一个超级大的谈判。

在2009年11月底的这个阶段,工行总市值是270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50,位居全球银行市值第一,建行的涨幅大致相当,总市值也超过2000亿美元大关,位居全球银行市值第二。

是的,相比徐家和华银财团在2007年末至2008年12月期间,陆续收购三大行股份时的价位,这些投资已经翻涨了一倍。

而且,徐家和华银财团是用杠杆收购,实际动用的资金不到70亿美元,堪称是小投资,大回报。

那又如何。

徐家放弃的筹码是入股美国银行的机会,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的同期,徐家和华银财团全面建仓,在美国银行股价最低谷的阶段吸纳了大量筹码。

在这一年里,美银股价从最低谷的3美元一路飙升到15美元,徐家和华银财团为了达成交易,被迫将手中的筹码半路卖给了高盛和淡马锡,才将三大行的股份收回。

徐家当然被迫做出这个牺牲,就是因为郑总的一席话——所谓鼎力支持,时隔一年,屁股一调,就变成了所谓的强扭的瓜不甜。

不甜你妈,fk!

徐腾不生气才怪呢。

他和徐总都很清楚,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冒险并购美林证券绝对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收购,而且也将是美国银行一跃而上,成为美国第一大金融财团的契机,堪称是哈佛商学院级别的经典案例。

全球的投资机构都在抛盘,徐家疯狂收割筹码,还为美国银行提供融资,乘机拿下更多筹码。

如果徐家长期持有这些筹码,到今天再转让,绝对是一次惊天的好买卖。

即使不转让,徐家也将跻身美国银行的三大股东之一。

fk!

徐腾现在想想真心觉得自己太傻,他和徐总都犯傻了。

虽然内心凌乱,翻腾着一阵阵的怒火,徐腾还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这个亏,他吃的有点大了,因为他和徐总都知道美国银行的市值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可没想到,恢复的速度这么快,这么猛,一年时间就从总市值370亿美元飙升回2000亿美元的级别。

这个原因很简单,不是美国银行的财报有多么漂亮,前景有多么好,而是美国金融业惨遭重创,只剩下高盛和美国银行两根巨擘,还能继续维持良好的营收。

第二天的下午3点。

徐腾和李达霄准时抵达郑总的办公室,这是级别最高的央企,领导办公室却远不如徐腾的办公室那么旷阔奢华,很简单,就是普通的领导办公室。

毕竟是准国家机构。

郑总没什么大变化,还以前的那个样子,不高,也不算太胖,白净斯文,带着眼镜,五十多岁,头发就已经花白。

见到徐腾和李达霄,郑总还是挺热情的,亲自为两人倒茶,热情的邀请他们坐下来。

不管华银财团是什么级别,在中汇公司和郑总的眼里,还都处于小儿科的级别,至少郑总有这个错觉。

正如以前的每次见面一样,郑总还是坐在自己的位置,看着办公桌对面的徐腾和李达霄,笑呵呵的示意他们喝茶,不用急。

“小徐啊,其实我知道你们华银财团为了收购三大行的股份,付出了不少代价,总的来讲,这也是我们在决策上的一个失误,以为让外资入股就能提高我们的经营能力,有助于各家银行的国际化进程。”郑总倒是很坦诚,这本来就是决策上的重大失误,无缘无故让外资银行和投行大赚一笔,令国人诟病多年。

这就像汽车产业的市场换技术一样,喊了这么多年,所有的技术进步,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努力,外资根本就是来赚钱的,傻子才帮你提高技术水平。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特别是领导层居然还迷信这一套,否则也不会自毁本国核电三代技术,力捧美日的ap1000,差点彻底失去在全球三代核电技术上的话语权。

高铁算是这么多年吃的亏中的极少数成功案例,说到底也是某人的业务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及中国铁路行业自身的奋发努力。

就拿建行以40亿美元的超低价位,向美国银行和淡马锡转让14股权的交易来说吧,真要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几千万美元聘请国际咨询公司,从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挖一些高层职员,基本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所谓为了便于在美国上市,最后看来也是一场笑话,还不都回到a股了?

反正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犯的小错还是挺多的。

“你们华银财团能在一个合适的阶段,将这些股份收回,重新变成民族资本,这还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我们也没想到华银财团发展的这么快,现在已经和三大行水火难容。怎么说呢,同行是冤家啊!”郑总无奈的摇头,仿佛是真为徐腾和华银财团感到可惜。

郑总似乎也挺为难,毕竟现在要谈的交易规模太大,纵然是他,想要逼迫华银财团低价割肉,那也是会闹出大事件,搞不好是能让他黯然提前退休的大事件。

郑总挠了挠头,还是很慎重的继续考虑一番,才和徐腾提出交易的价码,“农行呢,现在还没上市,这就没办法按照对等的市值进行交易。这样,咱们按照净资产核算,对等交易!”

徐腾现在要能打人,立刻就能给对方两个大耳光,对等你妹!

当然,他这么绅士的青年银行家,素来是有风度的,不会打人。

他就是这么静静的看着郑总,嘴角牵着一抹冷笑,终于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品了一口热茶,什么话也不说。

逼急了。

他就将三大行的这些股份交易给私募基金和海外投资机构,总还是有人愿意按照市值接盘的。

届时,这帮人能说什么?

他不要农行的股份,还不行吗?

“老郑啊,你自己想想,我们会同意这个交易吗?”李达霄不用和对方太客气,一,两人很熟,二,华银财团还不是对方这个级别能欺负的。

徐腾在这里呢,难听的话当然是李达霄来说。

“确实啊,我这个提议也不太好。”郑总呵呵笑着,他就是试探一下李达霄和徐腾的反应,运气好,万一同意了,他不就是给国资委做了一笔好交易?

郑总在这种事情上的人生经验很简单,很多时候,你不试一试,根本不知道私企老板有多怂,试一试,吓一吓,很管用。

当然,对华银财团就只能试一试,不能吓,否则最后被吓着的,搞不好是自己。

“小徐,老李,咱们都不是外人。其实呢,建行那边抱怨几句呢,我是不当回事的,这次请你们来,主要是有领导在最近金融业改革会议上,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咱们国内比较大的国有银行,工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