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三十三章 美国总统最怕的企业家居然是他(2 / 3)

忠心的下属吗?”唐骏有点晕,没想到徐腾都这会儿了,还有心思开玩笑。

“你要我讲真话,给你举几个例子?”徐腾又挺认真的,似乎真要证明唐骏也不够忠心耿耿。

“这个……您还是将就一下吧,我这个执行总裁也是很辛苦的,很忠心的,虽然不能和虞大美人比,和罗董事长比,还是略有胜算的。比如说,罗总现在就急着要通知张丽英女士了。”唐骏这一次也是认真的,肯定不能让罗红岩提前通知张丽英。

“没事,老罗好不容易才和她复婚,不都是为了两个孩子。”徐腾抬了抬下巴,示意罗红岩去打电话吧,他亲自决策,甩锅给张丽英。

其实,只要徐腾承认是他做的决策,不是韩黛和虞素云的失误,张丽英也没啥好办法。

这么做确实不地道,但在这个世界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博安系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既给华银财团带来了丰厚的暴利,也必然会有被揭露的一天,徐总徐妈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有钱后,立刻转给张丽英经营,任其从中讹钱,不管张丽英弄了多少好处,徐总徐妈都当不知道,根本不予管理。

张丽英从始自终都不知道,从她瞒着徐妈伸手捞了第一笔钱,差不多是90年代末,98年底的阶段,从那一刻开始,她这个替罪羊的身份就已经准备好了。

她也不想想,徐家是靠博安系发的第一笔横财,95年到97年,赚了几十亿,这么好的产业居然任由她掌控,徐总就真的这么信任她?

就因为徐总创业之初,她借了几十万,就因为徐总炒股赚钱之后,她将徐总引荐给黄信洲,让徐总拿到了最初的那一千万贷款,搞出了三株口服液,搞出了博安公司?

就因为这些?

徐腾是第二天晚上,才在江州的长江科技大厦召开记者会,前后也就一天时间,全国各地差不多来了两百多家媒体记者,纸媒、网媒、电视台,基本都到了江州。

有很多媒体想来,但来不及订机票,华银财团还安排了专机,全程招待。

这些记者到了江州,大部分也都安排在华银财团旗下的酒店,奉徐腾的旨意,整个财团上下,但凡能被这些记者碰到的职员都很淡定。

这个晚上,7点钟,徐腾在唐骏的陪同下,出席记者会,也没有会场讲台,就是很简单的一张单人沙发椅,徐腾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的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样子。

他刚坐下来,第一个问题就是华银财团操控a股的罪名。

“你觉得哪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希望a股暴跌?我们是资本家,我们永远希望股市涨,不要跌。《南华周刊》所谓的内幕爆料,所谓的操控a股,真的不值得反驳。当然,他们将事情说的这么严重,我肯定还是要出来回答一些疑问。我在这里说一个很简单的事,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夕,华腾公司虽然没有任何异常,但是,我的家族信托基金倒是赌了一局,我和父母投了两百亿美元,用五倍的杠杆做空道琼斯指数。你们是不是要说,我的家族还在操控美股?”

徐腾是一个牵引话题的高手,这和他十年的公关生涯有关,对话题的指数很敏感,总能将话题引向人们和媒体更有兴趣的方面。

整个会议厅里,一下子就惊乍了,各路媒体记者都晕了,没想到挖掘出一个更惊天的特大新闻,徐氏家族不仅操控a股,还在操控美股。

“回到a股的话题上,我以个人的名誉保证,在2007年的股市暴跌前后,徐家的信托基金和华腾公司,包括所谓的华银财团,都没有任何做空股市的行为,虽然我们知道股市一定会跌了。我没有这么做,我父亲也没有这么做,因为道理很简单,这个钱不能赚,谁爱赚谁赚,反正我们徐家不屑于赚这种钱。”

“a股暴跌的时候,损失最惨的是我们华银财团,我们也没敢接盘,因为这个盘太大,我们接不住,等a股跌到三千点,我们才开始进场,试图将大盘稳固在3000点,可惜没能做到。正如我说的,华银财团看似很大,和整个a股市值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跌到2000点,我们才下定决心,先将华银财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撑起来。这个结果,大家也是知道的,虽然其他机构和散户一直在抛盘,在我主持财团的这两年,我们一直努力稳住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价,这对于维持整个a股市场的稳定是有贡献的,当然,力量有限,贡献也不大,相比之下,做空美股,我们倒是小有贡献,但还是不如美国人自己的内部做空。”

“据我所知,在次贷危机爆发后,高盛通过离岸基金做空美股的头寸,比我们多出两倍。”徐腾重新将话题引回美股,让所有媒体记者的焦点分散。

“徐腾理事长,您好,我是《华南日报》的记者,我想问您,关于《南华周刊》提出的观点,正是由于华银财团在2007年5月至7月底的大量套现,导致股市暴跌,最终导致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股灾,对此,您是否同意?”

“我当然不会同意,我现在可以找出几个人,证明《南华周刊》受到了某些特殊人士的指使,对华银财团进行攻击污蔑,你们觉得这个可信度有多高?”徐腾挺不屑的耸耸肩,也不是很在意的样子,“我一贯是靠实力做事,不会使用这种低级无趣的招数,我要破坏别人的好生意,就多支付30的溢价收购国有金融资产,并且证明我这个价格是公道的。当然,我不否认,在我接班父亲,掌持整个财团之前,财团内部确实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说《南华周刊》找到的那位爆料人,那位被我清理出局的高级合伙人。我甚至不会否认,所谓的那个博安系曾经存在很多弊端,这也是我父亲无奈选择退休,并在背后支持我改革整个博安系的原因。”

“大家都读过武侠小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丐帮有帮主,也有八袋长老,七袋长老,不一定是帮主说了算的,比如说,这些长老还是帮主的救命恩人,有些事就不好处理。”

“我们很多人有一个错觉,以为过去的博安系属于徐家,不是这样的,过去的博安系极其复杂,有数千名股东,而且是由几千家公司组成的利益综合体。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我父亲一直想做,却没办法做到的事就是改革博安,确切的说,我没有改革,我解散了博安,因为没人能改革,太分散,根本没办法管理,超过一半的企业和我没有一毛钱的股份,但也属于博安系,只因为这家企业的老板是出身博安公司,仅此而已。所以,我只能解散这个所谓的博安系。”

“我将这个阶段称之为历史的混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所谓的博安系确实可以赚钱,但我和我的同事对此没有任何好感,我们也不屑于此。如果只谈获利,我们有很多取之有道的方法,我相信大家对此应该是有信心的,何况,我的兴趣早已不是盈利这么简单。”

徐腾故意设置了一个陷阱,等待这些记者“朋友”们刨根问底,问一问他的兴趣到底是什么。

很快,立刻,有人上当了。

“您好,徐腾理事长,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曾经有幸采访过您,但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我希望您还能记得我。我的问题是接着您刚才的回答,想问您,您目前最大的兴趣是什么,公益事业,绿色能源,还是革命性的未来科技,比如您正在积极研究的人工智能机械人,还是新一代的核电技术?”一名很漂亮的女记者站了出来,她婀娜的身姿证明了,徐腾为什么能接受她的专访。

“你说的这些事情都是一件事,两个字,花钱。”徐腾就等着回答这个精彩的话题,用一个精彩的答案证明,他不仅没有兴趣赚那些肮脏的钱,还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