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九十四章 一个乱字(2 / 4)

营销。

只要能起到这个作用,集团财务也是盈利的,徐腾就不会有过多的干预,这是华银财团的一个原则,企业的控制权保留在企业的高管团队手中。

陈大桥虽然在关键时刻选择认输,但在几年内,徐腾估计彼此的关系也不会像以前那么融洽,财阀和国家内阁差不多,君臣不和,面和心不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徐腾被称作华银财团的腾太子,在控制财团的手腕上,其实也必须有一代王朝太子的风范,外仁内法,驭臣之术,不可或缺。

所以。

陈大桥先行告退时,徐腾特意亲自起身相送,等徐腾回到书房,看一看正在指点陈健如何梳理江泰集团的蒋宁远,心事重重。

“芯片面板这些产业早就说要转交给你负责,喊了几年,终于成了事实,你现在应该是准备的很充分吧,近期有什么调整计划吗?”蒋宁远不急于返回首都参加央行的财经会议,正是想问问徐腾,打算如何调整芯片、面板、存储三大科技产业。

“暂时不用急着处理三大科技产业的事,我这几天会和高盛启动正式的谈判,收购pn金融集团的股份。”徐腾在吧台前倒了三杯干邑,亲自端给蒋宁远和陈健,自己也手持一杯,坐在沙发的中间默默思量。

“这样啊?”蒋宁远琢磨一番,懂了徐腾的用意,“这样也好,先搞定资本问题,再来处理技术和产业上的问题。”

“是啊,没有钱,it产业还是搞不赢的。”徐腾接盘三大科技产业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徐家父子的海外信托基金转让,因为这些海外信托基金都设置在开曼群岛、卢森堡、摩纳哥,不针对个人和信托资产纳税。

徐家目前的避税策略就是这样,尽量避开个人税收,企业税收则尽量利用国家和地方税收优惠、退补政策,避免被国税总局的10号文件、外汇管理局的75号文件抓住漏洞。

资本家嘛,最大的天敌永远是国税局。

徐腾的效率很快,几天后开始与高盛进行第一轮的正式洽谈,很有魄力,速战速决,迅速同意用尚德电力的10股份交换高盛持有的pn金融集团股份。

这笔交易在账面上,徐腾略亏,但他也不在乎,在2006年结束之前将华腾公司持有的pn金融集团股份,一鼓作气的增持到35。

距离2006年的国庆节还有两天时间,这笔交易正式签署合同,相关消息对外披露。

上午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相关资讯,下午,徐腾就收到了通商局集团董事长姜肖平的短信——你这是一条道走到黑啊!

徐腾现在也是压力山大,事务繁多。

刚结束同高盛的谈判,下午就在东方海外大厦的办公室约谈赵丹阳,问一问赵丹阳这段时间在博安系的情况,这件事,他已经和徐总谈过,徐家必须介入了。

情况显然不容乐观。

赵丹阳愁眉苦脸,和徐腾聊了十几分钟都在诉苦,真心想回去处理华泰证券的业务。

博安系的高级合伙人数量庞大,平均每个省有53位,绝大多数都是起于三株和保健品产业的黄金时代,这些数量庞大的中高级合伙人,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博安系。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博安系的亿万富豪有247人,都是雄踞全国各省市的实力派,在地方有大量的连锁产业,投资连锁酒店、超市、药店、4s店、手机店,还有很多人投资了肯德基、麦当劳的加盟店。

这些人的素质可谓之良莠不齐,管理难度之大,超乎想象,甚至还有人参与组织非法集资、地下钱庄。

这是一个混乱的黄金时代。

徐腾光是听赵丹阳谈着这些事,就已经很头疼了,再收到姜肖平的那条病入膏肓式的短信,心里很烦,顺手回复姜肖平,“是啊,是啊,你看着办吧。”

“同郭永哲合作,你迟早也会被他背叛,届时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姜肖平按理说,犯不着和徐腾一个晚辈斗气,他毕竟是国企领导,这两年就要退休了,一旦退了,他什么都不是,何苦得罪徐腾……奈何两人积怨颇深。

“您老了,该退休享清福了,两袖清风,高风亮节,我和郭总怎么赚钱的事,就不劳您操心了。”徐腾也是毒舌,哪里疼,往哪里戳。

“郭永哲倒是有钱了,可他的钱毕竟是来自国企改革和bo,迟早会出事的。”姜肖平已经怒火攻心,满嘴说胡话了。

pn金融集团的核心企业是pn保险,国内三大保险公司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并非通商局、中润、中海油这样的国企。

pn保险虽然也曾通过bo的方式扩大高管层持股,总体而言是非常干净利落的,并没有明显的违规。

如果连pn保险的bo股改都算是亏空国有资产,那全国所有涉及bo的股份制企业、国企老总,全部都得抓起来判刑。

“老人家,早点退休吧,好歹也是享受津贴的专家,犯不着这样。”徐腾也就不说什么了,曾几何时,姜肖平可是国企bo的主要号召者和支持者,他收集过姜肖平的资料,至少有六次公开演讲和接受媒体专访时,明确支持国企的企业家实施bo,要求尊重企业家的个人价值。

国企领导嘛,谁不想bo一把,乘着上市的机会,自己也捞个几千万股份,以后卖个十亿二十亿的?

海尔都想,被鲁省国资委一个巴掌拍死而已。

至于姜肖平,从中信干到通商局,都在央企当一把手,国内央企的精神教父,哪有胆子在通商局搞bo,只能做一个精神资本家,替广大国企领导摇旗呐喊。

徐腾出资,替姜肖平出书出自传,将老姜牢牢树立在公知典范,就等他退休,今天退休,明天就往死里扒皮。

姜肖平仗着在国企商界圈的地位,仗着心计手腕,将徐家父子骗的多惨啊,这要是不报复,岂不是所有央企董事长都能随便忽悠华银财团?

“小徐,你还是太年轻啊,不懂人心险恶,听我一句劝,多长个心眼防着郭永哲。”姜肖平又变得心平气和,颇有长者风范的慈言劝告。

徐腾想了想,将姜肖平今天莫名其妙发过来的短信都重新翻看一遍,终于意识到,姜肖平有事要商量,“说吧,是不是想将我手里的招行股份买回去?”

徐腾就是猜一下,估测是八九不离十,结果真的八九不离十。

“我有一个朋友对入股招行很有兴趣,愿意溢价15,一次收购华腾系持有的所有招行股份。”姜肖平很快又补充一条,“对通商局和华腾公司而言,这也是好事,省得你我继续伤了和气。”

“互相伤害嘛,我不在乎的。”徐腾的心情终于好了一点点,示意坐在他办公桌前的赵丹阳去倒两杯酒,他慢慢悠悠的将短信转接到pbook平板电脑上,界面大,输入快,还能更便捷的浏览前面的短信内容,聊的更开心。

“太子,您这是有什么好消息吧?”赵丹阳拿了两杯李察干邑过来,送了一杯给徐腾,也没敢顺势看一眼平板电脑的界面。

“没什么,姜肖平找了一伙人,准备收购我手里的招行股份,大概是估计我在高峰期套现时,会将他折腾的半死不活。”徐腾喝着酒,笑呵呵的摇头,感慨姜肖平这个老东西的最大命门就是刚愎自用,真以为是国内企业界的精神领袖。

说来也挺奇怪的。

姜肖平、牟其中、王佦,还有联想到柳总等等,这一代人的精神里都有一种领袖主义,都想做领袖,喜欢搞个人崇拜,自我评价和自我观感都挺高的,徐总、张丽英、陈大桥也有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