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3节(1 / 2)

自备石磨,每张磨可减八钱银子。

注:开阳县内,包运送包安装。

“你看这个定价怎么样?”

秦瑶把板子递给刘木匠,刘木匠掰着手指头算了好几遍,点头,“行的!”

就是他们两个人,以后又该怎么分利润呢?

秦瑶来的路上就想过了,两个合作,钱分不好,就别想干长久。

秦瑶说:“从现在开始,就当是咱们两合作一起开了个水磨坊的制造厂,厂里暂时分三个部门。”

“一个水车部门,一个石磨部门,还有一个接待安装售后部门。”

“你负责前一个,我负责后两个,我们现在各自拿出三两银子放在公账上,材料费从这里支取,收账后填入公账里,每月月底三十号统计账目,算好支出和余盈,盈利你我二人,一人一半。”

刘木匠听了,直呼妙哉。

“不过我不懂得算账,这账房还是秦娘子你来当吧。”刘木匠讪笑道。

平时算点小钱他没问题,但要是像秦瑶说的这样,对他来说就太复杂了。

秦瑶点点头,“只要你信得过我,我没问题。”

刘木匠忙道:“当然信得过,要不是秦娘子你,咱们这个制造铺子都搭不起来,就我这小木匠,哪里还想得到将水车做成生意啊。”

秦瑶认真道:“没有你这个巧手木匠,我这些东西也做不出来,咱们俩这叫互相成就。”

“那这样,我再写一个合约,请族长、村长、刘大福三人做过见证,以便日后行事有据可循。”

“哎哎哎,行。”刘木匠又感慨了一句,“秦娘子,你若是男儿,不得了啊。”

“怎么?我现在是女儿就差了?”秦瑶玩笑反问。

刘木匠连连摆手,“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你现在就已经很不得了了!”

秦瑶笑笑,很是受用,要了纸笔,草拟了一分合伙人股份权益说明书,念给刘木匠听,他也认同后,一式两份写好,派出刘木匠的儿子去请人,晚饭就在刘木匠家吃。

村长很是吃惊,没想到秦瑶和刘木匠就做个水车石磨,还搞这么正式,不晓得的还以为两人在做什么大生意似的。

秦瑶认真道:“村长,水车石磨是小事,但要是做好了,对咱们刘家村来说,就是一件大事。”

“哦?”村长好奇追问:“此话怎讲?”

秦瑶说:“咱们村里有石山,林里还有木材,造水磨坊需要的正是这两样,倘若别人找我们下单,我和刘木匠是不是要采购这些原材料?”

“这样一来,村民们不好卖出去,或者贱价卖出去的木料,就能获得收益。”

“还有那石山,虽然大家都能免费取用,但要是能做成石磨卖出去,每卖一个石磨,我们会给村里支付二十文取材费用,一个二十文,十个二百文,一百个就是二两银子。”

“有了这钱,村里是不是就能把咱们村里的路修一修?”

“路修好了,来往便利,村里娃娃们想要到外面去,是不是就方便了?

“还有很多呢,比如单子多了,我和刘木匠光是两个人也做不来啊,那必然要请村里劳力帮帮忙,这是不是又能让大家伙在家门口增一个进项?”

越听,村长、族长心里就越是惊讶,秦瑶说的这些,他们从前竟没想过。

倘若真如她所说,那这两人对视一眼,激动得脸上的胡子都在颤抖。

刘大福时常出门,对秦瑶说的这些,完全能够想象出来。

他是刘家村一员,倘若村里的路修好了,那他进城卖粮可就方便多了,当下就说:

“秦娘子,倘若日后有用牛车之类的,你们只管说。”

秦瑶冲他感激的点点头,继续道:“一个地区想要发展好经济,就要建立起可持续性的支柱性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抓住经济命脉,发展壮大,丢掉贫困帽子,达到人人小康”

打住打住!

秦瑶猛然清醒过来,这又不是考公面试现场,再说下去,她可解释不清。

不过就她说出的这半段话,也足够村长、族长、刘大福三个琢磨好几宿了。

越品越觉得精妙,怎会有人如此聪慧,总结出这样的经验道理来。

秦瑶回到家时,已是深夜,父子五人都已睡下。

她坐在窗前,取出怀里这份股份合同摆开,看了足足三遍,才小心折好收入抽屉里。

她居然在古代开了个制造厂,好奇妙的感觉。

嗯,还得给厂取个名字才好,要不就叫刘家村水磨厂?

虽然很普通,但带着地域标识,可以顺便宣传一波刘家村。

回头她就告诉刘木匠,让他在水车上刻下刘家村水磨厂这几个字。

而她也会在石磨上刻下这行字,把这个当成刘家村的招牌打出去!

稳如老狗

清晨又下起小雨,秦瑶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拿上几样简单工具和一套纸笔,早饭都没吃,早早就出门去了。

路过自家田地时看一看田里的稻子,没什么事,快步前往金石镇。

莫约上午八点半,秦瑶抵达镇上伍掌柜家。

去之前在街上买了两个杂粮大饼垫垫肚子,来到伍掌柜家,两人直奔要搭建水磨坊的地方。

整个开阳县,大半乡镇都建在河边,这条河是同一个水域,不过因为地形不同,也形成多种样式。

金石镇上这一段,河道较之下河村的更宽更深一些,但相对平缓。

附近山上,还有溪流小瀑布,水源很充足。

伍掌柜挑地方是通往县城官道旁的河流,这里有座石桥,石桥离河面两米多高,水磨坊的选址就在桥下面较为平坦的河滩上。

秦瑶看了,觉得这个位置不太好,虽然交通方便,可万一涨水,水车可要被淹了。

而且河滩上的地很软,在上面搭磨房,有陷落的风险。

这些地形因素,也是秦瑶不担心水车技术被抄袭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眼前这个农业落后的古代封建王朝,不是后世拥有工业体系的现代化科技国家,河道基本是原始样貌,随便放个水车可用不了河里的水。

不过这单生意秦瑶怎么都是要做成的,征得伍掌柜同意后,两人又走了一段路,最终确定在离官道一百米远的地方建水磨坊。

这处河面窄,水流湍急,重点是两岸有天然的石头河堤,各方面因素都比较稳定。

唯一麻烦的,就是伍掌柜得自己把路面拓宽,方便牛马车使进来。

不过也就一百多米还不到两百米,花不了什么钱。

伍掌柜也不想放弃这个生意,思考片刻,和秦瑶定了三套小型水车组合。

“定金先收取三分之一,我给您写张收据,到时候安装完毕,试用后确定无误再结算尾款。”

秦瑶掏出纸笔,看了伍掌柜一眼。

伍掌柜颔首,她便写了一个简单定金收条,两人各自摁了手印。

这种简单收据,不具有法律效应,但放在各宗族之间,有一定牵制作用。

普通老百姓,谁都不想进官衙,私底下这样做收据写合约契约的多了去,只要双方当事人没问题,就默认可行。

收据给了伍掌柜,秦瑶又问:“打算什么时候装呢?”

“十天之内吧。”伍掌柜有点担心的问:“你们能不能赶出来?”

秦瑶:“这个时间没问题,主要是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