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9章(1 / 1)

,回程时大家都一致提到了交通问题。文旅局长可惜道:“单就是交通就够赶客了,从市里开车过来就得三个小时。”

有人提到直达市区的旧路,“除非把旧路给修起来了,不然啧啧。”摇了摇头。

但也就那么一说,现在不可能单为了一个小村子,就拨钱修那么长一段路。

常书记和李主任把领导送走,也返回来和陈霖抱怨交通阻碍发展。

陈霖道:“咱们主打一个亲近自然的慢生活体验,只要有直达的车子,就还算是好的。”

“我整理了前面几个月的数据,发现寒暑假和国庆假期来的人最多,而且来的几乎都是拖家带口。还有过市里的一家单位和一家公司想来咱们这儿搞活动,但咱们设施没跟上,人家最后没选成。”

“开的酒店一两年内不一定能盈利,但咱们这开的饭店、超市、搞的摘果活动等,不仅仅是方便市区来的人,还能吸引镇上的人过来,单小盘江村委就有十几条村,四千多人口了。”

不管能不能盈利,反正都不需要政府来兜底,做不下去也不至于损失惨重,这也是镇上会无条件支持他们的主要原因。

说白了,他们现在投入的成本其实是很低的。

最花钱的就是陈明生的酒店了,现在还没定下最终的设计图。

过了年,村里出钱建的十五个铺面开始动工,就是连着一排过去,中间的一堵堵墙隔开,隔成了十五个铺面,刷成了白墙,地板铺上水泥,安装上木门,这铺面就成了。至于里面怎么装修,那就是租户自己的事情了。

十五间店铺租出去了十间,其中有两间连着的是张二伯租的,应他报名时的请求,中间那堵墙一开始就没砌上。

每间店铺前两年租金都只收五百,一次性把两年的租金交齐,这笔钱能覆盖大半建铺面的钱。

陈霖租的那间店在左数的第四间,里面空荡荡的,她没打算立刻装修,只要在四个月内把店铺开起来就行。

齐修平和陶元在开学前来了一趟富华村。

齐修平对富华村的变化感触是最深的,因为他在97年的春天第一次来,这三年间断断续续来了十几次,每次都能看到些小变化,如今再对比三年前,就成大变化了。

他每次来住的村长家里现在有二层小楼了,他在村子走了一遭,发现有四家都盖了两层楼。院子里种花的人家多了,而陈霖家里的三角梅终于冒出了墙头。最最让他惊叹的,就是村里居然要盖酒店开商铺

“你还要开家奶茶店?你忙得过来吗?”

陈霖:“怎么忙不过来?我可以请人啊。”

要什么都是自己动手,那她早累死了。

齐修平:也是。

但他就是觉得神奇,就和第一次与陈霖的见面,他觉得陈霖不像是要种果树的人,现在也觉得陈霖不像是要开奶茶店的人。但她好像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呃,他也是从和村里人的聊天中总结出来的:陈霖这人做事踏实,都是做好准备才行动。

陶元兴奋得很,“你不知道在省城买杯奶茶排队多困难,你可一定要把奶茶店开起来啊,就冲着富华村分店,我肯定要常来。”

陈霖笑,“可不只是富华村分店,我打算在镇上也开一个。”

镇上的店已经在谈着了,她现在紧要的就是要去省城谈加盟的事情,然后招人送去学习。

扯远了些,当下重要的应该是带陶元去看看未来种猕猴桃的地。

叫上杨光棍和杨老实还有李红梅的两个堂弟李红星和李红强,让他们跟着学习。

二堂伯现在已经是她这儿的“全职员工”了,还担任着种植队队长的名头,地里的活就交给他管理。

难得齐修平和陶元来一次,陈霖去张二伯家,跟他定了一桌饭菜,这次得让他们尝尝富华村第一大厨的手艺。

晚饭时,陶元吃一口就瞪一眼齐修平,外人不明所以,但齐修平却是完全懂了他的意思:你小子,在这里吃这么好,居然回去一句都不提?

齐修平无奈道:“我也是第二次吃张二伯做的饭菜。”第一次是被陈霖叫去吃她堂姐孩子的满月酒,不过,他在这儿吃得不错是真的。红梅婶做饭也香。

怕刺激到陶元,齐修平都没告诉他村里张四婶做的糯米鸡一绝,阿香婶做的辣椒面最香,还有陈霖表舅做的香菌酱

算了,来多几次他就知道了。说不定以后这里都有得卖。

他们在村里住了五天,陶元坐上回市区的车时已经盘算好下一次来的日子了。

陈霖也要跟着他们一起走,得去省农科院把钱给了,还要去谈奶茶店加盟的事。

是她想得简单了,她找上门去谈加盟的事情,发现根本谈不拢,加盟费太高就足以让她却步了,更别说还有利润分成不合理,根本就不划算。

如果她是把奶茶店开到市区人流量大的地方还行,但在镇上和村里,那就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但不得不说,省城这最出名的奶茶店装修得很亮眼。来省城五天,她就把省城大大小小的奶茶店都转了一遍,借着要谈加盟的事和奶茶店老板们聊了不少,心里有了大概了解。

≈lt;a href=&ot;&ot; title=&ot;二十来岁&ot; tart=&ot;_bnk&ot;≈gt;二十来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